首頁>專題>北京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新聞動態 新聞動態
一份“食+醫+動”的終身健康處方
“世衛組織在影響人類健康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多投入運動一元錢、一小時,日后用于醫療的費用可減少7元錢;影響一個人健康的諸因素中,70%緣于運動和生活方式,所以,推進健康北京建設,要在宣傳運動使人健康的理念和提供必要的政策落地方面著力,相應的公共運動設施和場所要保障。”
“中醫可以在健康北京、社區一級醫療服務體系中,發揮更大的作為,承擔更多的作用。”
1月27日下午,北京市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加快推進健康北京建設為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聯組討論會上,11位委員爭相發言,內容涉及為首都市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理念層面和供給服務層面等內容。
鐘秉樞委員對推進健康北京建設,建議在首都一刻鐘生活圈,為百姓提供更多可選擇的小型化健身場地;在大型公共活動空間,提供多樣性的、可從事各式體育活動的專業場地;在學校教育、各類康養治療方案中,將運動作為指向心理健康、身體健康的一種指標和方案。
“我來回應鐘秉樞委員的發言。推進健康北京建設,確實應從娃娃抓起,運動使人健康的理念,也確實貫穿我們終身,如何落實終身體育的概念,鐘委員提出的增加市民各類、多樣化的運動場所設施的建議,我們會抓緊研究,來滿足市民對運動使人健康的需求新期待。做好這項工作,如鐘委員所言,需要政策的集成創新,因為增設公共體育運動場所,涉及國土、規劃、園林等多個部門,需要對原有的土地性質、綠地指標等政策和評價體系做出相應的調整,但我們的工作目標只要指向補足城市功能短板,建設健康城市,通過體醫深度融合,為市民開出豐富多樣的通過健身達到健康的藥方,我們有信心。未來我們也希望得到各位委員更多的智慧。我的手機號在這里公布給大家,歡迎大家隨時與我電話溝通。”
北京市體育局的與會負責人表示很受啟發,希望日后與委員們開展更多的交流。
2017年,北京市在完善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緊密型醫聯體、構建家庭醫生服務網絡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張培彤委員和李鴻泓委員前期進行了調研,在發言中聚焦這一議題,就如何提升社區醫療服務機構醫事服務水平,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建設提出建議。
張培彤委員建議要明晰初級醫療機構的職責,并根據初級醫療機構服務內容和人流增加的實際情況,增加初級醫療機構的服務場所面積、加大人員編制。“只有明晰哪些是社區醫療服務機構能承載的內容,并保證相應的人員配備和人員診療水平,才能最終實現分級診療制度的初衷,讓百姓安心、放心地選擇社區醫療服務網絡。”
李鴻泓委員就如何穩定基層醫療服務人員隊伍建言道:“大家都在呼吁通過提升社區醫生的待遇,來穩固這一群體的數量。我認為要提升這一群體的職業吸引力,不僅要保證這一群體的薪酬待遇,還要關注尊重這一群體的職業價值和影響的晉升通道,建議將服務量和為保障醫療體系的效能提升作為對社區醫生績效的評價指標。”
作為中醫領域的代表,程凱委員建議,發揮中醫在基層醫療服務網絡中的作用,“比如在社區建立名中醫工作室,增加社區中醫醫師。”
此時時鐘已經過了下午5點鐘,這場似專家會診會式的聯組會已過去兩個半小時。走出會場,記者看到幾位委員還在兩個一組、三個一群地交換著意見。如何建設健康城市,他們的智慧還需要繼續被關注和挖掘。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健康 委員 醫療 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