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科技獨角獸上市意愿走低
新的一年,全球主要股市迭創新高,大型科技股更是各領風騷。美國納斯達克指數已遠超1999年科技股泡沫高峰。不過,科技企業的估值雖然不斷上升,但科技獨角獸企業的IPO(首次公開發行)意愿,卻比上世紀末科技股高峰期下降許多。優步、愛彼迎等獨角獸估值已經超過數百億美元,都還沒有上市計劃;中國的獨角獸企業如滴滴出行等,也處于相似狀態。
資本市場上的獨角獸是指估值超過10億美元的初創公司。在上世紀末美國互聯網科技發展期,科技初創企業都以早日上市為奮斗目標,創業、上市、融資、擴張是通用路線圖。而近兩年,不少獨角獸在公開上市問題上,卻經常是“猶抱琵琶半遮面”。
今天的獨角獸們為什么不急于上市?
私人資本的壯大是主要原因。在上世紀末美國股市高峰期,企業普遍選擇在公開市場發行股票,1999年和2000年,美國股市IPO數量分別為547宗和439宗;到2016年和2017年,IPO的數量分別只有105宗和174宗。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全球主要央行都向市場注入了大量流動性,貨幣寬松使私人資本的力量不斷擴大。過去企業需要IPO來募集資金,但現在,獨角獸們從私人資本市場中就可以融到足夠多的錢。
10多年前,私人資本對初創企業注入風險投資后,只要企業達到上市標準,私人資本就會推動上市,兌現投資收益。這就好比把剛剛“孵化”出的小雞拿到市場上出售。伴隨著私人資本的不斷強大,它們已經不甘心出售小雛雞,而是要把小雞一直養到羽翼豐滿,才肯拿出來賣個好價錢。
此外,超大型科技企業正在形成巨大的“科技+資本”實力,它們的并購擴張也在改變科技創業領域的生態。美國五大科技巨頭FAAMG(臉書、蘋果、亞馬遜、微軟、谷歌)市值已經超過5000億美元,中國的騰訊和阿里巴巴也已突破5000億美元。這類企業都在進行快速的并購擴張。超大型科技企業的觸角所到之處,雛形獨角獸公司就可能被并購。美國佛羅里達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在1990年至1998年間,由風投支持的成功公司中有50%實現了IPO,另外50%則通過并購出售。近年來,并購的占比已經擴大到90%左右。
優步、滴滴出行、愛彼迎等獨角獸企業不急于上市的結果之一,就是股票市場上的公眾投資者,很可能分享不到這類企業高速成長的收益。2004年6月,騰訊控股在中國香港上市,13年來市值累計增長600多倍;美國亞馬遜在1997年上市時股價是18美元,目前達到1200多美元。
這些成功的科技企業,不光極大地改善了消費者的生活,也為普通投資者帶來了巨大的財富。但在當前的資本生態下,普通投資者想要找到下一個亞馬遜或騰訊,難度越來越大。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上市 科技 獨角獸 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