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臺灣高等教育寒潮來襲 學生成“稀缺資源”
2017年度17所高校新生注冊率不足六成、全臺198個系所招不到人
臺灣高等教育寒潮來襲
本報記者 馮學知 柴逸扉
2017年末,臺灣教育部門首次公布了全臺157所大專院校的全校新生注冊率,引起廣泛關注。數據顯示,臺灣觀光學院、南榮科技大學等17所高校2017年新生注冊率不足六成,其中8所高校學生總數不到3000人;另一方面,臺灣大學、成功大學等臺灣知名高校的198個系所招不到學生。在2017年8月大學入學考試分發缺額人數創新高、10月宣布2018年大學學士班減招1169個名額后,“少子化浪潮”在臺灣高等教育界掀起了又一波“海嘯”。
招生不滿,私立大學成重災區
從已經公布的名單來看,全臺新生注冊率最低的學校是位于花蓮的臺灣觀光學院,僅有29.87%,全校學生數僅有896人。根據臺灣“私立大學轉型及退場條例草案”的規定,全校學生數未達3000人,且最近2年新生注冊率未達六成的學校,可依“私立學校法”第55條規定,要求限期改善,并進行專案輔導。除了臺灣觀光學院外,另有7所高校也瀕臨當局劃定的輔導線,而這些學校全部是私立大學。
“學生選學校,通常是‘先選公立再選私立’,一些新設立、地處偏鄉的私立學校首先會受到沖擊?!迸_灣私校工會理事長尤榮輝分析道。據臺媒報道,“少子化”沖擊臺灣大專院校招生,各校缺額已經超過6萬人,預計新學年大一新生還會少1.5萬人?!白月室还?,等于就宣判了一些學?!佬獭??!庇葮s輝表示,家長和學生都擔心踩到快關閉的“地雷學?!?,即使學校被當局輔導并不意味著要關閉,但也會影響家長信心,末段學校招生將更加困難。
私立學校惴惴不安,公立學校也捏著把汗。在已經公布的注冊率排名中,外界認為招生相對容易的公立學校,有18所高校注冊率不滿九成。身處“頂大”(注:指臺灣通過“邁向頂尖大學計劃”重點資助的高校)行列的臺灣陽明大學注冊率也僅85.16%。碩博招生情況尤其慘淡,2017年全臺有198個系所招不到人,其中包括53個博士班。據臺灣大學負責人介紹,臺大社會學系已經連續2年招不到博士生,2017年更有4個科系“零錄取”。
供過于求,高教亂象令人擔憂
臺灣高教市場“供過于求”,學生反倒成了“稀缺資源”,由此也引起了不少令人擔憂的亂象。苗栗亞太創意技術學院校長高永光回憶起剛上任的場景頗為無奈:“當時一群黑道行頭的人頭中介公司直接闖進我辦公室,暗示我要不要買學生名冊?!备哂拦怆m然直接回絕了,但他知道,這些學生人頭中介公司在臺灣南部不少瀕臨招生率“死亡線”的學校中很有市場,位于高雄的和春技術學院就因涉嫌偽造學生名冊而在2017年9月接受調查。
臺灣高教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還透露,一些私立學校給教師攤派招生任務,將招生人數與個人業績掛鉤;還有一些私立高校通過向高職教師授予講師證,以換取高職教師將整班學生推薦給自己。為何學校要如此挖空心思招人?林柏儀表示,“學生數”不僅直接影響學校財源,更是當局清退私立學校的關鍵指標。此外,據媒體披露,一些學校為節約辦學成本,采取拼班上課的方式;有的學校甚至開出一學期只要聽5次演講的必修課程。
與不斷減少的生源相對應的是不斷降低的入學標準。2017年臺灣高校錄取率高達96.92%,即使這樣仍有不少學校招不滿。由于擔憂高等教育質量,當局曾規定成績排在最后5%的考生不予錄取。然而,這一標準一降再降直至取消,大學文憑貶值導致了島內的“讀書無用論”。
準備“過冬”,全臺反思謀出路
在哀鴻遍野的臺灣私立高校中,也不乏逆勢反彈者,例如位于臺南的中信金融管理學院已經連續2年實現注冊率百分之百。中信金融管理學院校長施光訓介紹,該校自轉型以來,教學的實踐導向非常突出,不僅安排中信集團主管授課,還給超過半數的大四學生實習機會,表現優異者保證就業?!皩W生若想找到好工作,成績要達到750分,還得拿到9張金融證照,我們有超過半數的畢業生能達到這個水平?!笔┕庥栕院赖卣f。
應對“少子化”沖擊,發展特色型大學已經成為不少私立學校的共識。目前注冊率排名倒數第一的臺灣觀光學院代理校長劉家榛表示,學校已經制定詳細的轉型計劃書,除廚藝系維持現狀,其他六系將采取大一大二集中培養的方式,并設有創新課程?!拔磥淼母咝2皇菢O大就是極小,極小必須有特色、夠專業,學校才能有競爭力?!眲⒓议徽f。
2017年7月,臺灣政治大學博士生在夜市賣雞排的新聞引起不小爭議。關于高校碩博的招生慘淡狀況,臺灣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認為不只是“少子化”的問題。“臺灣高校教職減少,博士畢業出路成問題,許多人只能兼職授課苦等職缺,成為流浪博士。”陳振貴指出,臺灣每年要培養700多名流浪博士,“投資回報率”過低,臺灣高等教育面臨人才斷層的風險。
多年前廣設大學的后果逐漸顯現,不少優秀高中生到境外求學。臺北市立大學校長戴遐齡認為,臺灣高等教育必須要經歷汰弱留強的過程,真正吸引教育投資,創造有就業前景的就業機會。她認為,必須要讓年輕人重拾對臺灣高等教育的信心,否則未來高中生大舉外流將難以阻擋。
(本報臺北1月3日電)
編輯:曾珂
關鍵詞:臺灣高等教育寒潮來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