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大象踩踏致人死,利益鏈條是真兇
12月21日,泰國芭提雅重慶旅游團領隊何永杰為救游客被大象踩踏致死。新京報、華龍網等第一時間跟進,網絡上一時間人聲鼎沸。
然而,這卻不是大象第一次傷人。以前網上流傳的視頻就曾記錄下一頭從馬戲團逃出來的大象在公路上發狂搞破壞的過程。而幾個月前,一條揭示泰國大象表演和體驗項目黑幕的記錄短片《黑象》走紅網絡,紀錄片講述了泰國馴服大象所采用的“分離”、騎象、象鉤等方法及工具,并稱有些大象甚至有類似于人類PTSD(創傷后應激障礙)的癥狀。
看似事件的表面是大象野性難馴,發狂傷人。然而無論是紀錄片《黑象》,或是其他相關知識都指向一點——大象其實也是人類馴服下的犧牲品。象與人類的力量差距不可謂不懸殊,但卻能夠以屈辱的方式對人類言聽計從,這本就不符合自然界常理,大象在心里被扭曲、身體被傷害的高強度刺激下發狂,細想之下,也在情理之中。
倘若象不被人類馴化,騎象的旅游項目取消,人與象和諧相處、相安無事,又怎會有如此慘劇發生呢?所以,將踩人致死的過錯全部推給被馴象者傷害的大象,似乎也顯得有些避重就輕,真正應該被譴責的,是騎象的旅游項目,是馴象背后的利益鏈條。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彼抉R遷的這句千古名言放在這件事上,十分恰當。即使保護動物的思想已廣為傳播,但人的獵奇心理總會成為利益鏈條的開端,只要有人對象感興趣,想要滿足自身對龐然大物的征服欲,以象牟利的市場就會一直持續,甚至愈演愈烈。另外,泰國對象夫馴象的文化接受度極高,而傳統大象旅游業的收入支撐著一個龐大群體的生活,如果完全取締大象旅游業,那么不少人將會失去生活來源,同時對社會治安造成威脅。再次,95%的大象棲息地已經被人類破壞殆盡,將象群放生,似乎是對大象更不負責任的行為。
但是,種種客觀因素并不是利益鏈條存在的理由?;蔚尿T象旅游業并不是賺錢的唯一方式,更不是保護大象的最佳選擇。從根本而言,借用大象產生經濟利益和保護大象并不沖突,游客的需求所產生的市場才是馴象師行為的最高準則,也才是決定大象命運的關鍵因素。
因此,游客要騎象,商人就會以此賺錢;如果游客不騎象,那么商人自然會改變自己的盈利模式。要想保護大象,防止傷人事件再次發生,既要提高民眾對于大象的關注程度,提升其保護動物的意識,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也要逐步出臺法規停止此類旅游產品,同時建議旅行社推出相應的替代產品,拒絕將愉快寄托在動物的痛苦之上。
姚明曾拍過一則公益廣告,稱“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正是為大象踩踏傷人事件所做的最佳注腳。而想要徹底擦去“大象的眼淚”,就要斬斷原本畸形的利益鏈條,打造人與動物、自然和諧共生的良性鏈條。別讓動物的眼淚,變成人類的眼淚。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大象 鏈條 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