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構建科學合理發展格局——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述評之四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題: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 構建科學合理發展格局——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述評之四
新華社記者張辛欣、安蓓、何宗渝
下好發展的全國一盤棋,協調發展是制勝要訣。近日閉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作為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點工作。
“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加大力度實施創新驅動,中國經濟“新版圖”正在浮現,百姓的“獲得感”不斷增強。
撐起協調發展大格局
今年10月起,吉利倫敦電動汽車公司的TX5汽車零部件開始通過中歐班列運抵義烏,不僅運費少了,時間短了,企業效率也明顯提升。
到目前,中歐班列已累計開行近7000列,為中國從沿海到內陸開拓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于我國“十三五”時期和更長時期的發展,逐步明確了“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為中國發展謀篇布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進一步明確京津冀協同發展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重點。推進長江經濟帶發展要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引領。要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以投資帶動貿易發展、產業發展。
“這是在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基礎上的拓展、加強和深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軍擴說,所謂拓展,主要就“一帶一路”建設而言,將推動全面開放新格局與區域發展相對接;所謂加強,主要就長江經濟帶發展而言,促進東中西三大板塊協調發展;所謂深化,主要就京津冀協同發展而言,率先改革突破為全國提供經驗。
國家發展改革委副秘書長范恒山說,下一步,將在實際操作中深化、細化、實化區域政策,健全財政、貨幣、產業等政策協調機制,增強針對性、體現區別性,促進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
創新驅動勾勒區域發展“新版圖”
我國深入推進西部大開發、加快東北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推動中部地區崛起、支持東部地區率先推動高質量發展,一批經濟發展新高地逐步形成。
一臺雙臂機器人輕松將兩件電子元器件吸起、轉移至工作臺面,另一臺機器人隨即開始焊接作業……在重慶兩江機器人展示中心,原本需要10名工人的作業線如今僅需1名技術人員值守。正是看中了重慶的汽車、電子產業升級需求,全球排名前五位的機器人企業中已有4家在此布局。
近年來,積極吸納、移植高端生產要素和技術,中國西北角正在“舊貌換新顏”。
在東北,代表先進制造的機器人產業快速發展;在中部,光纖光纜逐步成為優勢產業;在東部沿海,人工智能等前沿創新加速涌現……根據國土的區域空間布局、生產要素條件和研發制造基礎,我國做了一系列發展規劃,通過創新推動形成經濟發展“新版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再次對西部、東北、中部、東部等地發展提出方向和要求。“這既表明了政策的連續性,又體現了差異化發展。”工信部規劃司副司長李北光說,比如,把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放在優先位置,充分發揮“一帶一路”建設的帶動作用,東部率先發展則旨在發揮重要增長引擎和輻射帶動作用。
推動協調發展,也要在薄弱領域中增強發展后勁。會議對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發展作出部署。推動落后地區加快發展,促進關鍵領域“填平補齊”,中國經濟將煥發更持久活力。
以人為本突出“獲得感”
高質量發展意味著生活質量和創造財富一樣重要。
“過去主要解決‘有沒有’,現在則要著力突破‘好不好’。”李北光說,區域、城鄉發展尤須堅持問題導向,在“人”字上做文章。
收入分配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城鄉養老并軌……近年來,持續不斷的民生紅利提升了百姓的公平感;從打好精準脫貧等攻堅戰,到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再到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一系列部署兼顧效率和公平,區域發展“人情味”逐步顯現。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比較均衡,人民生活水平大體相當。
“明確了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區域經濟增長速度,而是以人的生活水平為最重要的評判標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來有為說。
專家認為,這個目標糾正了一些關于區域發展就是搞搞工程建設,通過更快增長彌補短板等觀點,是區域協調發展進入新時代的重要指標,具有深遠的意義。
城市的發展也更加注重人本理念。在區域協調的背景下去看城市群發展,在城市群背景下看城鎮化的發展方向、中小城市和特色小鎮發展之路也是此次會議亮點之一。這再次表明城鎮化不是將農業轉移人口簡單地向城鎮集中,而是因地制宜,更加注重城鎮的吸引力和承載力,更強調謀篇布局。(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發展 區域 協調發展 推動 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