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當“禮遇好人”成為社會共識
近日,陜西省文明辦致函浙江省文明辦,推薦守信好人季德壽。
溫州市永嘉縣巖坦鎮巖龍村村民季德壽,在陜西省創業期間,因政策變故欠下債款,為早日還清債務,他漂泊異鄉打拼11年,執著地履行“欠債還錢”的承諾,11年后,他回到陜西清還了65萬元債務,用行動點亮自己的誠信人生。
今年10月,經陜西省推薦,季德壽入選《中國好人榜》誠實守信好人。鑒于季德壽目前已回到溫州永嘉生產生活,陜西省文明辦特地出具推薦函,希望對好人繼續關注培養。
在溫州,守信好人何止一個季德壽!
2006年的“桑美”臺風,讓吳乃宜痛失三個兒子。為了償還兒子欠下的近80萬元債務,這位個頭矮小、傴僂著背的77歲老人開始吃稀飯、織漁網、撿廢品,用6年多的艱辛與毅力,恪守“子債父償”的承諾。他的感人事跡經媒體報道后引起社會強烈反響,被評為“最美浙江人”。
因為有數不清的季德壽存在,2016年度溫州綜合信用指數在全國259個地級市中排第三名。
紛紛接力“蘭小草”
最近在浙江,“蘭小草”這個名字家喻戶曉。
2002年11月18日,有人給溫州晚報送來一個包裹,里面裝著2萬元現金,還有一封署名“農民的兒子蘭小草”的信。自那以后,每年“蘭小草”都會托人送來2萬元的善款,一送就是15年。
誰是“蘭小草”呢?直至今年10月20日,洞頭區大門鎮岙面村鄉村醫生王玨因病去世,這個謎底才被揭開——這位家境一般的鄉村醫生最后的遺言是:“我只是做了一點點小事,不足掛齒。”生前,他一再告誡兒子:“左手做好事也不能讓右手知道?!?/p>
“蘭小草”在溫州也不是個案。市慈善總會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溫州,每年都有一批愛心人士隱名捐款。其中有位老伯每月都要隱名捐500元,已堅持了十幾年。人們除了通過各種形式隱名向慈善機構捐款,還出現了龐大的線上“隱善”群體——通過微信、支付寶資助他人。金額從幾百元到幾萬元不等。今年4月,溫州龍灣區羅東街發生火災,造成一家庭兩死一重傷,人們聞訊后,通過網絡向這個家庭獻出愛心,7天就累計捐款100余萬元,其中90萬元來自線上的隱名捐贈。
人人爭做“紅日亭”
“紅日亭”坐落在溫州市鹿城區華蓋山腳下,旁邊就是交通要道。
1972年,附近的幾位老人提議免費燒伏茶,給拉板車、騎三輪車等體力勞動的人員和過往行人喝。于是,每到夏天,幾位老人就在40平方米的小亭里免費供應伏茶,有時,還免費提供粥、咸蛋、油條、咸菜等食品。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如今在溫州,“紅日亭”已成民間公益慈善的代名詞,遍布城鄉大大小小的伏茶點共有500多處,其中供應量最大的伏茶點每日供應8000至1萬公斤茶水,服務時間最長的達每日13個小時,而且一年365天是天天供應。
隨著“紅日亭”等伏茶點的出現,更多民間力量紛紛加入,爭相提高服務質量,爭相增添服務功能,形成了溫州公民道德建設的“紅日亭”現象。
“德者有得”促新風
“善”的正能量涌動,離不開政府的有效引導。近年來,溫州持續開展“道德模范”“溫州好人”“感動溫州十大人物”等系列評選活動,先后樹立道德典型近千人。其中有9人獲“全國道德模范”及提名獎,33人入選“中國好人”,“中國好人”入選數居全省第一。
制度建設有效地促進了“讓德者有得,讓好人有好報”社會風氣的養成。通過建立好人信貸扶持辦法,對道德模范和身邊好人優先評級授信、優惠貸款,以及解決子女就學等幫扶舉措,讓“禮遇好人”成為社會共識。
敢為天下先的溫州人,不僅“商行天下”,更是“善行天下”“誠行天下”。富而好德、富而好禮、富而好仁正成為溫州人新的價值追求。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溫州 禮遇好人 共識 季德 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