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
九三學社北京市委會考察九三學社科技助農示范小院
12月15日清晨,九三學社北京市委會主委劉忠范一行驅車3個小時,來到了門頭溝區大山的深處,地處百花山腳下的——黃安坨村。考察設立在這里的社市委社會服務項目——“九三學社科技助農示范小院”。中共門頭溝區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永,市政協副秘書長、社市委理論研究會會長方炎,門頭溝區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周博華陪同考察。
此次考察是劉忠范一個月內第三次赴門頭溝區。考察的第一站,他來到位于村內的毛主席對黃安坨批示紀念館,認真了解毛主席為《黃安坨農、林、牧生產合作社的遠景規劃》批示的過程,參觀了珍貴的文獻資料,走出紀念館,順著層層石階緩步而上,來到毛主席批示紀念廣場,在毛主席塑像前佇立,瞻仰,緬懷偉人的豐功偉績,在毛主席批示紀念碑前撫今追昔感慨萬千。
短暫停留后,劉忠范一行來到位于村子最高處的“九三學社科技助農示范小院”在社市委科服委主任、社中國農業大學委員會主委高振江,科服委副主任、小院“院長”、中國農業大學教授吳學民和駐村學生的引導下參觀了小院的生產廠房、果品保鮮庫,詳細了解了“九三學社科技小院”開展植保、農產品再加工、殘次果品再利用、開展科普大講堂等工作。
在黃安坨村考察期間,劉忠范主委還與社中國農業大學委員會的社員們親切座談,聽取了委員會主委高振江關于中國農業大學委員會組織發展情況、開展參政議政和社會服務工作情況,他對委員會的工作給予了充分肯定,并希望大家在今后一段時間認真學習貫徹中共十九大精神和社的第十一次代表大會精神,鼓勵大家繼續發揮專業優勢,為北京市乃至全國的經濟社會發展積極建言獻策、開展社會服務工作。
“九三學社科技助農示范小院”是九三學社北京市委在“8+1”行動開始之初,經過深入調研,決定移植農大九三社員李曉林教授創建的科技小院模式。吳學民教授主動請纓,2014年5月,教授帶著研究生們上了山,建起科技小院兒。
本著以科技支撐農業、知識服務生產的原則,吳教授團隊從和農民做朋友開始,了解農民需求、困難,從植物保護入手開展初期工作。通過對村里農業病蟲害的調研,編制了病蟲害發生圖譜。根據北京山區病蟲害發生規律,本著科學用藥、合理用藥、適時用藥的原則制定施藥方案,引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和綠色生物源農藥,通過三年的工作,減少化學農藥用量50%以上,不僅減輕了農民的負擔,更是大大減少了農村面源污染,提高了農產品品質和安全;引入國際最先進的新型水果保鮮技術,經過保鮮技術處理的水果在下樹40天后果品品質與鮮果無明顯差別,大大延長了水果的貨架壽命,提高了果品的附加值;為提高殘次果品的再利用,引入烘干設備制作果干、請來釀酒專家手把手教授釀果酒為當地村民年增收。小院農業專家們的工作得到了村民們和當地政府的認可,科技小院的入駐,給農村注入一股新鮮的力量,解決了先進技術與農業生產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科技助農示范小院是九三學社參與“8+1”活動的成果之一。目前小院開展的科學施藥,先進農產品加工技術、保鮮技術和干燥技術等,已逐漸在黃安坨村及周邊地區推廣,走出了服務“三農”的新路子。小院所開創的科技服務農業生產的創新成果被《北京新聞》報道;吳學民將研究生培養與服務社會相結合的教育模式,也得到了北京市教委的認可,并組織市屬高校現場學習。2017年5月,中國農大委員會也因此獲得了“北京市參政議政服務發展同心獎”先進基層組織。幫助開展農產品直銷活動。在社內建立“三谷一棚”農產品銷售微信群,科技小院農產品銷售達6萬余元。“科技小院”幫扶模式也成為北京社院開發的首個民主黨派社會服務工作教學案例。
下午,劉忠范主委一行趕往齋堂鎮東胡林村和沿河城村考察,就社市委開展的參政議政重點調研“文化北京”課題進行考察,詳細了解了門頭溝兩個典型古村鎮建設、保護及旅游資源開發情況。
11月底,齊靜部長在門頭溝召開的北京市各民主黨派重點支持門頭溝區發展座談會上指出,“8+1”行動聚焦門頭溝地區的精準幫扶和區域發展,工作扎實、成果豐碩。下一階段,要堅持以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市委十二屆三次全會精神為指引,繼續把“8+1”行動作為推動首都統戰工作、加強各民主黨派自身建設的重要抓手,充分調動和對接各民主黨派與門頭溝區的資源力量,使門頭溝區成為各民主黨派聚焦服務首都發展、深入指導基層工作和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基地。各民主黨派要進一步聚焦生態、文化和低收入農戶增收等幫扶工作,深挖資源,深度合作,以更高的站位做好民主黨派的社會服務工作,不斷推動民主黨派社會服務實踐向縱深發展。劉忠范此行既是學習踐行中共十九大精神,也是貫徹落實前次座談會的要求,再次前往門頭溝區相關村鎮進行深入調研。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小院 九三學社 科技 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