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海外文獻與海幢寺文化”學術會議在廣州舉行
海幢寺是清代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佛寺。明清時代,中國社會一直處在閉關鎖國的時期。當時清朝廷為了解決外來商貿人士活動的空間,特地把廣州南城地區辟出,作為專供來華商貿人士活動與商行辦公所在地,廣州城南成為清初的“經濟特區”之一。清政府準許外境人士活動時,特地將海幢寺、陳家花園等作為外境人士前往游歷的指定地點,“準其前赴海幢寺、花地游散?!焙4彼隆斑@座廟宇是華南各省中最大最漂亮的寺廟之一”因為在廣州城南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在這一地區發揮了特殊作用,成為當時在“經濟特區”內唯一向外國人開放的寺院。當時英國人托馬斯·阿羅姆著描繪說“海幢寺是教徒頂禮膜拜的地方,寺廟緊鄰水邊,碼頭上常年人頭簇擁,船只往來頻繁?!彼鼡摰牟恢皇亲诮探袒ぷ?,而且是旅游接待任務,朝廷“派人帶赴海幢寺”,專門配備了導游,可以說海幢寺是近代中國旅游史上最早開風氣的旅游寺院,不僅承續和發展了自明清以來閉關鎖國后的中外文化交流任務,而且是中國佛教界在政府支持下唯一向外展示形象的窗口,其重要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此次會議上,展示了不少根據新史料發掘的學術成果,比如,外國人的漫游日記等第一次浮出水面。1873年9月15日,英國人亨利·葛雷(JohnHenryGray)由香港來到廣州,于當日下午游覽海幢寺。在后來所寫的游記《廣州城漫步》中,較詳細地介紹了海幢寺,包括海幢寺的建筑、造像、與海幢寺建筑和造像相關的佛教背景知識、海幢寺進行的佛事活動。再比如,外銷畫研究的新發現。18至20世紀,在攝影術尚未流行的年代里,題材繁多的廣州港貿易繪畫,吸引了無數的西方顧客,由此大量外銷。由于海幢寺處于“十三行”商館區對面這一特殊的地理地位,該寺成為當時幾乎所有來華人士熟悉的地方。在他們眼中,海幢寺也是中國寺廟、園林以及民俗活動區域的象征,于是,一大批多角度、全方位描繪海幢寺的畫作便誕生了。海幢寺的山門、殿堂、塔樓、舍堂、庭院、樹木、花草、放生物、布局等,都成為取材的對象。這些外銷畫采用西方繪畫技法,以寫實性的日常描繪,生動描繪了海幢寺當年的殿堂建筑結構、布局、佛像,以及當時的社會環境,其中涉及大量的佛教文化、中西文化交流、清代社會風俗內容。近年面世的大英圖書館所藏海幢寺組畫,展示了當時海幢寺的圖景?,F任海幢寺住持光秀積極推動海外文獻的收集工作,外銷畫所承載的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在海外世界的影響力持久不息。海幢寺新入藏的一套海幢寺組畫共91幅,成為極為難得的文獻。
與會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廣州歷史悠久,文化豐贍,宗教底蘊深厚,中外交流源遠流長,是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交匯點,也是向海外傳播中國文化的樞紐型大都市和良好平臺。此次研討會,正是基于海幢寺歷史上的相關海外文獻素材進行研究,旨在深入挖掘廣州佛教歷史和對外交流歷史精彩內涵,講好中國佛教故事,促進中西文化交流互鑒,推動中國與西方國家民心相通,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陳靜)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海幢寺 廣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