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云南麗江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成果見聞

2017年12月11日 14:25 | 來源:中國民族報
分享到: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要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云南省麗江市的很多民族村寨,曾經是發展步履蹣跚的落后村,近年來,麗江市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一些民族村寨完成了由內而外的全面提升和改變。

“十縣百鄉千村萬戶示范創建工程”“少數民族特色經濟發展扶持增收工程”……麗江市實施的一系列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創建工程,圍繞改善少數民族群眾的民生福祉,讓各族群眾分享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的建設成果。

2013年至2015年,麗江共實施了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創建工程42個,受益群眾達8萬余人,示范創建點的群眾年人均收入從2011年的3259元提高到2016年的7258元。

“玉龍雪山第一村”的美麗轉身

地處玉龍雪山腳下的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白沙鎮玉湖村,是一個納西族村寨,也被譽為“玉龍雪山第一村”。走在石頭鋪就的小巷里,兩旁是青瓦為頂、石頭墻體的房屋。伴隨著潺潺流水聲,藍天與雪山下的村莊交相輝映。

如今,這里每年吸引著10多萬人次的游客到村里旅游觀光。而在十多年前,這里還是一個吃糧靠返銷、花錢靠貸款、生產靠救濟的“三靠村”。2003年,玉湖村農民年人均純收入僅有937元。

“以前我們村子交通不便、土壤貧瘠,村民們只能依靠單一的種植業維持生活。”之前,村民和杰林有在村里開客棧的想法,但當時日子不好過,這個念頭也就打消掉了。

在和杰林的記憶中,“窮日子”是從2004年開始有轉機的。

2004年,玉湖村找到了一條“黨支部+合作社+公司+農戶”的發展路子,成立了玉湖村旅游專業合作社,開展全民參與生態觀光旅游服務。村里的旅游資源得到了開發,建起了馬場,并設計了旅游路線供游客選擇。和杰林積極參與,成為馬隊隊長。

2013年,云南省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在全省范圍內實施示范區建設“十縣百鄉千村萬戶示范創建工程”三年行動計劃。3年間,共投入少數民族發展資金近14億元,打造了一批民族特色示范村鎮。玉湖村就在其中。

隨著村容村貌的改善,和杰林瞅準時機完成了自己的心愿。他把自家小院改成了客棧,取名為“帝溢居客棧”。客棧以二坊拐角的形式構筑而成,院落溫馨舒適。在厚厚的客棧留言簿上,還有很多國外游客的留言。現在,和杰林的客棧已小有名氣。僅此一項,他每年就能有10萬多元的純收入。

在合作社的帶動下,在和杰林的影響下,村民們陸續開起了客棧。如今,新房子、小轎車在玉湖村里隨處可見。得益于鄉村旅游的發展,2016年玉湖村村民年人均純收入已有8520元,截至目前,今年全村旅游總收入突破了1000萬元。生態村、文明村、和諧村、經濟快速發展村等榮譽接踵而至。

走在村子里,隨時可以看到村民牽馬帶游客上山的景象。村民們忙了起來,也富了起來。

瀘沽湖畔話發展

麗江市寧蒗彝族自治縣呂家灣村,緊鄰瀘沽湖,村內有漢族、彝族、藏族、普米族、佤族、納西族村民共同生活。以前由于公路沒有修到村里,眼看著相隔不遠的村靠旅游致富,村里人只能干著急。路不通,沒有碼頭,吸引不了客人,更留不住客人。

“決不讓一個民族掉隊,決不讓一個民族地區落伍。”寧蒗縣民宗局局長楊志華多次進村調研,以“尋找窮病根,消除窮毒瘤,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把呂家灣建設成為云南省示范區建設之特色村寨”為主題,召開村民會議,廣泛聽取民意。他代表民宗局承諾:“不管有多大困難,民宗局負責在兩年內幫助呂家灣村建成1個碼頭。”

今年5月,呂家灣碼頭正式投入了運營,每戶村民有一條船。村民們穿著民族服裝,懷著激動的心情,第一次接受村組的統一安排出船。

碼頭運營后,村里原本冷清的民宿生意起死回生,一些外商也紛紛來村里投資建酒店。村民王孝增5年前與一名內地老板合伙開了家客棧,因為路不通,客棧一直沒有什么人氣。今年“十一”期間,王孝增的客棧住滿了人。

碼頭建好后的第一個月,村民劃船的收入為每戶一周270元。到10月黃金周時每戶每月收入4100元。在淡季,每戶每月也有1200元的收入。

“碼頭開了后,我就不出去打工了。”40多歲的村民廖培坤劃著船,掩飾不住內心的喜悅。今年5月前,他還在麗江城區打工,算起來,在外做建筑工也有20多年了。他做夢也沒有想到,如今自己劃船載客加上自家的房子出租,一年收入有十七八萬元。

無獨有偶,瀘沽湖畔的洛水村,是游客進入瀘沽湖景區的第一個民族文化旅游特色村,也是景區摩梭文化對外展示的窗口。

2013年,寧蒗縣民宗局將洛水村確立為云南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建設特色村寨創建項目點,籌集資金121萬余元,建成了洛水村民族文化活動中心,組建了演藝隊。每當夜晚來臨,洛水村民族文化中心一片歡聲笑語,身著盛裝的摩梭阿哥阿妹與游客一起載歌載舞。

“80后”的洛水村村民娜珠自小在瀘沽湖畔長大,從以前靠種玉米、打魚為生到現在收入來源主要靠經營客棧、劃船載客、歌舞表演等旅游服務,近幾年巨大的變化讓她感受深切。

“能用這種方式讓更多人了解這里,我收獲到了滿滿的幸福感。”娜珠說。

示范創建“扮靚”德為村

走進麗江市東元社區的德為村,整潔的村道、優美的環境、寬敞的廣場,老人們悠閑地在樹蔭底下乘涼。

“米休尼啦(納西語,意為來家里坐坐)。”當記者走進德為村時,和國儒老人熱情地邀請到家里坐坐。和國儒家的房屋是納西族傳統木結構建筑,小院被老人布置得安逸舒適。

自從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創建以來,村里修了柏油路,搞了綠化。“政府非常關心我們,村里建設得很美,建了門球場、氣排球場和打跳場。老人們都被組織起來,活動多了,人也越來越精神了。”和國儒說。

東元社區德為居民小組共有170戶663人。近年來,德為居民小組以建設民族團結示范村為抓手,以建設生態村、文化村、文明村、和諧村、小康村“五村”為目標,努力打造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幸福家園。

“在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鄉鎮、村、學校、社區的創建過程中,除整體規劃、基礎設施建設外,打造良好的人居環境和發展環境也是一項重要的工作。”麗江市民宗局副局長楊建勛介紹,工作中,他們注意引導少數民族群眾身體力行改造生產生活環境,將村民公約、家庭美德融入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中。

記者在村內走訪時發現,“十星級文明戶”“五好家庭”“最美家庭”“好媳婦好婆婆”……德為村不但開展各類評比活動,設立善行義舉榜,制定完善了村規民約,而且還在民族節慶日利用彩繪、展板、宣傳畫、專題講座等形式,向百姓集中宣講黨和國家的民族宗教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通過廣泛持續的宣傳教育,在全村上下營造了各民族團結的良好氛圍。

走進村民活動中心,盛開的白玉蘭花香撲鼻而來,良好的環境,寬敞的場所,古樂演奏廳、圖書閱覽室、休閑長廊應有盡有。活動中心成為了凝聚群眾,促進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有效載體……

此外,德為村采取“網格化管理村莊、精細化服務群眾”的做法,將村莊170戶居民劃分成14個網格,實現了“網格化聯系,零距離服務”。通過建立黨員聯系服務群眾制度,踐行“五議兩公開”居民議事規則等等,改善干群關系,構建起平安和諧村莊。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村民 民族團結 進步 示范區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最新在线午夜不卡视频 | 台湾综合区国产精品 | 亚洲欧美日韩综合久久 | 亚洲精品ⅴa在线播放 |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第一页 | 性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