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讓博物館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2017年12月07日 18:20 | 作者:海風 | 來源:新疆日報
分享到: 

2008年,博物館免費開放第一年,自治區博物館的參觀者僅有20萬人次,今年參觀人數將達到88萬人次。短短9年,參觀人數幾倍的增量,說明越來越多的人喜歡走進博物館了。

因為工作關系,筆者經常去自治區博物館,對這一點感觸頗深。十幾年前,許多出租車司機都不知道自治區博物館在哪里;現在,BRT4號線專設了自治區博物館站。過去,自治區博物館門可羅雀;現在,一年四季都人流熙攘,比許多商超還有人氣。近幾年,全國各地都有一種現象,每到過年過節,博物館總是人氣爆棚。筆者就曾在節日期間感受過自治區博物館里摩肩接踵的盛況。

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后,精神文化生活的豐富成為百姓新的訴求,博物館等公共文化場館開始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和圖書館、文體中心等公共文化場館相比,博物館是專業文物收藏、展陳和研究機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收藏在博物館里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讓中華文明同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豐富多彩的文明一道,為人類提供正確的精神指引和強大的精神動力。可見,讓文物“活”起來,是博物館更好發揮其公共文化服務屬性的核心。

喜歡逛自治區博物館的朋友會發現:過去的展廳,幾年不變;現在的展廳里,總會給觀眾新鮮感。同一個展廳里,同一個展陳,過幾個月再來看,文物中又增加了“新面孔”。展廳里燈光設置更專業了,不僅引導觀眾視線,而且盡可能讓觀眾能多角度地欣賞文物。原本只有文物的展廳,多了液晶顯示屏,滾動播放紀錄片,講述重大考古發掘的過程,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一些重要文物的價值。還多了幾臺“游戲機”,專門設計的幾款互動游戲,可以幫助觀眾了解文物知識,寓教于樂。

是將文物束之高閣,僅供收藏、研究之用?還是盡可能地發揮傳播知識、教育大眾的社會功能?自治區博物館選擇了后者。讓文物說話,讓歷史發聲。新疆是非遺大省,近年來,自治區博物館在民俗展廳中增加了非遺展品,讓觀眾可以感到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脈絡。為了和觀眾更好互動,自治區博物館不僅推出微信公眾號,還推出“絲路學堂”,好玩有趣又長知識的活動,為博物館培養了大把青少年粉絲。另一個面向文史愛好者的“新博講堂”也以其專業和高端,在市民中頗具影響力。“流動博物館”讓南北疆偏僻鄉鎮的百姓,能夠通過一張張文物圖片了解到新疆的歷史。

讓文物“活”起來,表面上看是展陳手段、方式的創新,實際上是博物館理念的變化。只有更鮮活、生動的形式,才能吸引大眾。今年7月,自治區博物館推出的《指尖旋舞藝成天工》新疆文物保護修復成果展,首次把文物修復工作臺搬到了展廳里,讓“文物醫生”和觀眾面對面,引發了觀眾參觀熱潮。

文物“活”起來了,博物館和百姓的距離越來越近,來博物館的觀眾越來越多了。成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正是所有博物館努力的方向。筆者了解到,明年自治區博物館二期擴建工程將開工,擴建后的自治區博物館將會給各族百姓更多驚喜,屆時不僅會增加更多展廳,還將會設書屋、咖啡廳、母嬰室等,博物館的公共文化服務屬性將被更好地拓展。

不遠的將來,博物館會真正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編輯:楊嵐

關鍵詞:博物館 文物 自治區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国产精品福利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网 | 中文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欧洲日本无在线码不卡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精品 | 日本免费不卡高清网站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