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今日要論今日要論
當好新時代的奮進者
有人說,歷史就像一個被設計好的程序,一切早已決定,成功者只是時代幸運兒。也有人說,成功者生逢其時,占有天時地利,才得到歷史眷顧。顯然,這些都是懈怠者的托詞。習近平同志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歷史只會眷顧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而不會等待猶豫者、懈怠者、畏難者。
馬克思曾說,歷史“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歷史本無歲月靜好,也從未有過現成康莊大道,任何一項歷史成就的取得,都靠奮進者知難而進,將絆腳石一塊塊踏為鋪路石。“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中華民族曾以奮進姿態走向世界、引領世界,也曾在麻痹懈怠中閉關鎖國、落后挨打。奮進者強、懈怠者衰的道理一再證明:如何當好時代的奮進者是走向民族復興的必答題。
作為勇于推動中國歷史進程的奮進者,中國共產黨從不因現實復雜而放棄理想,也從未因理想遙遠而放棄追求。1927年10月,我們黨率領工農革命軍走上井岡山,創建了第一塊農村革命根據地,建立了第一個紅色政權。當時,敵人“圍剿”不斷、封鎖嚴密,將士們吃紅米飯、喝南瓜湯,寒冬臘月只穿兩層單衣,木板當床稻草當被,傷口只能用石灰水沖洗。在極端困苦面前,有人對革命產生悲觀情緒,質疑“紅旗到底能打多久”。但是,我們黨帶領人民軍隊以不怕苦、不怕死的精神頑強生存、堅持斗爭、不懈奮進,消除各種悲觀疑慮,星星之火終成燎原之勢,紅色政權不斷發展壯大。
當好新時代的奮進者,就要在明確所處歷史方位基礎上肩負歷史使命、找準前進方向、鼓足奮進動力。經過近40年改革開放,我國社會容易的、皆大歡喜的改革基本完成,剩下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深層次矛盾問題逐漸顯露。一些針對改革的畏難情緒、質疑心理隨之出現,改革“過頭論”“不足論”時有發聲。面對復雜形勢、繁重任務、巨大壓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勇當歷史奮進者,團結帶領人民攻堅克難、勇往直前,向多年積存的頑瘴痼疾開刀,打響全面深化改革攻堅戰,推動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
新時代的奮進者不是孤膽英雄,而是人民群眾的主心骨和引路人。“群之所為事無不成,眾之所舉業無不勝。”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是決定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根本力量。奮進者推動歷史進程,離不開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持。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帶領人民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上不斷邁出新步伐、取得新成就。正是將國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為一體,我們黨才能凝聚起全體中華兒女的強大正能量,在砥礪奮進的5年中攻克許多難題、辦成許多大事。
更好凝聚人民力量,必須不斷滿足人民的新期待新要求。雷鋒、王進喜、焦裕祿、孔繁森、廖俊波、黃大年……這一個個響亮的名字之所以成為激勵全黨全國人民開拓奮進的精神力量,是因為他們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一心為黨分憂、為民解難,成為時代先鋒、人民英雄。進入新時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已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廣大黨員、干部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奮斗目標,當好新時代的奮進者,在本職崗位上服務人民,在民族復興征途上成就自我。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奮進 歷史 新時代 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