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黑龍江出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五年規劃
力爭在經濟總量科技創新市場競爭等方面實現新突破
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日前印發《黑龍江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十三五”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黑龍江省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年均保持在7%以上的增長速度;到“十三五”末,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提升到55%以上的目標。
據介紹,這份文件是黑龍江省為了促進“十三五”時期該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根據2016年《黑龍江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的總體要求制定的。
據黑龍江省工信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十二五”時期,該省非公有制經濟取得了較快發展,成為推進全省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
從經濟總量看,2015年,黑龍江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7934.9億元,非公有制經濟占全省GDP的比重由“十一五”末的48%提高到52.6%,黑龍江省非公有制經濟單位186.3萬個,黑龍江省規模以上工業非公有制企業3586戶,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86.3%,黑龍江省非公有制經濟從業人員715.1萬人。2015年,該省非公有制經濟完成稅收總額882.7億元,非公有制經濟稅收總額占全省稅收比重為46.8%。
在此基礎上,黑龍江提出,到2020年,力爭使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在經濟總量、科技創新、市場競爭等方面實現新突破,非公有制企業的市場活力得到充分釋放,成為推動全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力量。
總量規模上,黑龍江省提出,“十三五”期間,該省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年均保持在7%以上的增長速度;到“十三五”末,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提升到55%以上。同時,非公有制經濟貢獻穩步提升。非公有制經濟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非公有制經濟稅收占全省稅收比重不斷提升,非公有制企業進出口總額和對外投資規模不斷擴大。
為此,黑龍江省提出了“十三五”時期全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主要任務是:構筑多元發展的新型產業格局、促進市場主體創業興業、提升市場主體創新能力、提升發展和供給層次、助力拓展國內外市場、優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等六個內容。
《規劃》提出,政府要通過構筑多元發展的新型產業格局,鼓勵非公經濟進入有需求供給優勢的特色產業;要通過鼓勵發展高端制造業,引導軍民融合產業發展,促進軍民科技創新體系相互兼容、協同發展。同時,鼓勵和引導發展新興服務業、鼓勵民間創意產業發展。
《規劃》提出,各級政府要促進市場主體創業興業,通過培育創業主體、加強創業載體建設、鼓勵大企業提供創業支撐、加強創業服務等開展多層次多類型創業創新。
在提升發展和供給層次方面,按照《規劃》,各級政府要引導企業改善產品和服務供給,組織企業參與產業合作聯盟和標準制定,支持企業積極對接國際、國家和行業標準,自行制定高于國際標準的企業標準。要引導企業利用特色資源,發揚傳統工藝和文化,采用獨特工藝、技術、配方或原料,研制生產具有地方或企業特色的產品,不斷增加有效供給,滿足有效需求。
同時,政府要引導中小企業“專精特新”發展,鼓勵企業實施質量品牌戰略、引導企業綠色集約發展、不斷增強企業發展內生動力。
為了更好幫著非公有制企業走出去,按照《規劃》,各級政府要助力拓展國內外市場、優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要通過幫助企業加強市場營銷、對接大項目建設需求、推進與大企業配套協作、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對接等方式,鼓勵非公有制企業“走出去”。
此外,各級政府要優化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環境。通過營造高效的政務環境、營造公平的市場環境、營造公正的法治環境、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引導和動員全社會進一步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
根據《規劃》,各級政府要建立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工作推進機制。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創新行政管理方式,建立健全適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特點的政府服務機制,加大政策執行力度。發揮全省發展非公有制經濟工作領導小組的作用,加強部門間協作,切實解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的難點問題。建立中小微企業發展公共服務體系,創新服務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機制,充分調動社會各類資源,依托各方力量,大力扶持非公有制企業發展。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非公有制 經濟 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