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長期護理保險如何讓更多老年人受益?
新華社北京11月29日電 題:長期護理保險如何讓更多老年人受益?
新華社記者譚謨曉
“實現老有所養,病有所醫,讓老年人晚年生活更加美好需要長期護理保險更給力。”中國人民健康保險公司總裁宋福興近日在首屆中國長期護理保險發展論壇上說。
長期護理保險主要保障失去生活自理能力的群體,以老年人為主。去年下半年,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在青島、上海等15個城市開展長期護理保險試點,試點一年多來,參保人數已經超過3800萬人,減輕了失能老人負擔,但還存在保障范圍較窄,護理水平不高等問題,亟待提質擴面。
面對2.3億老年人口,長期護理保險未來怎樣發展?如何讓更多老年人受益?
人社部醫療保險司職工醫療保險處處長樊衛東在論壇上表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要靠“兩條腿”走路,一個是資金保障,另一個是服務提供。當前長期護理服務體系建設滯后制約了保險保障功能的發揮,未來要完善籌資機制,培育能提供長期照料服務的專業機構。
從試點情況來看,長期護理保險資金大多由政府支付,企業和個人暫不繳費,籌資規模受限的同時,政府壓力也越來越大。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金維剛說,從制度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應考慮采取多渠道的籌資方式,明確政府、企業、個人的責任,保險資金規模上去了,失能老人的保障額度也就上去了。
在此次論壇上,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的發展模式成為熱議焦點,“社會保險+商業保險”模式引起了與會嘉賓的共鳴。
國家衛計委體改司副司長莊寧說,在社保發揮作用的同時,商業保險公司也要積極參與進來,通過開發與長期護理保險相銜接的商業護理保險,滿足老百姓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和養老需求。
“社會保險和商業保險相結合的模式有利于擴大保障覆蓋面。”保監會人身險監管部健康保險處處長李航說,社會保險主要是?;荆局獾谋U辖唤o市場,有關部門可研究給予商業保險稅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引導商業護理保險發展。
業內人士指出,目前我國護理保障體系建設剛剛起步,在數據缺乏、經驗空白、風險不定的情況下,需要針對重點環節,制定統一的國家標準。
“尤其是要建立統一的失能鑒定標準和護理服務標準?!彼胃Ed說,這樣可以在全國層面了解失能人員的整體現狀,便于建立精算模型,分析預測未來失能風險,及時調整資金、機構、人員等配置,也有利于護理機構良性競爭,提高專業化服務水平。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護理 保險 長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