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兒童哲學教育離不開老師和家長
據(jù)媒體報道,浙江杭州一所幼兒園擬于明年年初開設兒童哲學課,并于課程開設前給幼兒家長科普兒童哲學。時下兒童哲學也開始步入中小學的課堂,頗受學生們歡迎。
在國外,美國哲學家馬修·李普曼20世紀60年代末首先開始研究兒童哲學,并于70年代創(chuàng)立了一整套兒童哲學(Philosophy for children)理論與課程,其核心是引導兒童通過探究、討論等形式發(fā)展推理、判斷能力。在中國,雖然兒童哲學概念的接受較晚,但事實上卻有源遠流長的傳統(tǒng)。作為一個擁有深厚教育傳統(tǒng)的民族,處于孩提時代的先哲們已經(jīng)懂得用“哲學眼光”看待問題。當朱熹的父親手指天空說“此為天也”時,幼年朱熹已經(jīng)可以提出“天之上何物?”的疑惑;與朱熹并稱“朱陸”的陸九淵,在三四歲時深思“天地何所窮際”以至于廢寢忘食。隨著時代的進步,兒童接受知識的途徑多種多樣,提出的“哲學追問”也是五花八門。兒童的世界有哲學,研究兒童哲學,對兒童實施相應的哲學教育確有必要。
與家喻戶曉的“兩小兒辯日”故事側重點不同,明代哲學家王陽明在《傳習錄》中關注兒童的內在潛能以及實現(xiàn)對此的認知,他提出“良知人人皆有”“眾人自孩提之童,莫不完具此知”,此中“良知”就是天理。在王陽明看來,兒童和成人一樣,有著對“天理”與生俱來的認知和思考,因此他給出了“誘之歌詩”“導之習禮”“諷之讀書”三種方式涵養(yǎng)兒童“良知天理”的朦朧意識。也是在明代,《小兒語》的作者呂得勝、呂坤父子更進一步地看到兒童體認“身心義理之學”的意義,提出讓兒童在“歡呼戲笑之間”獲得“身心義理之學”的教育方式。可以說,“誘、導、諷”,游戲,思考推理等方法早已運用于兒童哲學教育之中。
設置兒童哲學課程,是對兒童進行哲學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無論是開設兒童哲學課程,還是課外開展的哲學探究活動,最終指向都是為兒童提供“哲學”。這里的“哲學”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哲學知識,更多的是兒童思考問題的方式、行為處事的態(tài)度以及在認識世界過程中形成的情感,成人角色在此過程中的作用顯而易見。成人對兒童哲學的尊重和了解,對兒童哲學教育基本理念的掌握和運用,對兒童哲學教育愿景的達成意義重大。美國教育家布魯納一再強調教師對兒童成長的意義:“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播者,而且是模范。”兒童哲學課程要求教師能在課堂中完成引導對話、參與探究的基本職責,教師的哲學素養(yǎng)至關重要。
家庭是兒童接受教育的重要場所,家庭生活中無處不蘊含哲學的意味。當家長回答孩子“哲學提問”時,當家長陪伴兒童在一起“做哲學”時,家長于過程中也能獲得哲學體認,而互動之間,和諧的代際關系就此產生。對于新的教育現(xiàn)象,家長應該抱著學習的態(tài)度,在理解兒童哲學的內涵意味的基礎上,主動學習一些哲學知識,并愿意花費時間、精力和孩子一起從事哲學活動,構建與課內哲學課程的互動。
兒童哲學教育理念雖然于20世紀90年代就已經(jīng)傳入中國大陸,但是目前國內缺乏專門的兒童哲學研究機構,沒有專業(yè)的兒童哲學師資培訓項目,兒童哲學科研力量、師資力量薄弱。從對幼兒園開設兒童哲學課程的熱議中不難看出,大多數(shù)家長對兒童哲學一知半解,簡單的將其等同于哲學知識傳授,對兒童哲學課程抱有疑惑的態(tài)度,凡此種種,皆不利于兒童哲學教育的普及與幼兒教育的進步。兒童與哲學有天然的“因緣關系”,但兒童哲學教育效果的實現(xiàn),關鍵還在于教師和家長的作用。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兒童 哲學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