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北京市政協建言首都水生態環境建設
“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不斷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是今年北京市政協年度協商計劃中的重點議題。
市政協組成專題調研組,走訪市水務局和市水科院,召開專家座談會、情況通報會,還組織委員視察清河第二再生水廠、沙子營濕地和官廳水庫;赴天津、河北了解潮白河、白洋淀水環境治理情況。最終形成了一份有分量出實招的調研報告。
9月,市政協召開議政性政協常委會,圍繞這一主題進行專題協商議政。委員們按照水污染治理、節約用水、水資源保護、區域聯防聯控四個主題分組,進行了深入討論。全國、市、區政協委員和民主黨派成員作大會發言。
見縫插綠 建設小微濕地
濕地是北京城市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地球之腎”美譽的濕地本身可以沉淀、吸收和降解污染物,對于提高水體環境質量、減緩雨洪災害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現在,北京中心城區已經很難找到可以進行大面積濕地建設的區域。中國林科院濕地研究所所長崔麗娟建議,充分利用現有地勢低洼、排水不暢或者經常積水的區域,尤其是非首都功能疏解中的騰退用地,綜合生態需求,對用地進行細致謀劃,建設一批小微濕地。
“結合海綿城市建設,考慮雨水利用,構建以調蓄洪水為主要功能的下凹式小微濕地?!彼f,這可以起到減少地表徑流、提高蓄納洪水能力、減輕暴雨危害的作用。在人口密度較大的區域,營建不同規模的小微景觀濕地,還能充分發揮濕地調節小氣候、緩解熱島效應和美化環境的功能,改善區域生態環境。
崔麗娟介紹,在具有集中排污系統但缺少污水處理設施的農村和遠郊區,還可以考慮構建污染綜合處理濕地,引入凈化能力強的濕地生物,攔截、轉化、降解污染物,提高濕地的水環境質量,減少進入下一級濕地的污染物。
打破污水處理“重水輕泥”現象
北京市水利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張彤委員介紹,污水處理廠主要有兩大產出:一是水,二是泥。污泥是污水處理過程中不可避免的產物。
根據本市 “十三五”規劃,全市污水處理廠每年產生污泥將由2014年的127萬噸增長到2020年的204萬噸,全市污泥處理能力將達到每天6400噸。
張彤說,讓泥以無害形式回歸自然,第一步要實現污泥無害化,第二步要實現污泥回到土地。本市選用的污泥處理技術是目前世界最先進的高級厭氧消化工藝。該技術可以充分實現污泥穩定化、無害化、減量化及資源化。但處理后污泥回歸土地在我國的應用并不廣泛。
她建議,打破目前“重水輕泥”局面,啟動第三個水污染治理行動計劃。加強污泥資源化知識的宣傳和科普力度,引導全社會高度重視污泥處置困局,既要實現污泥不違規外運,又要解決污泥的出路,讓污泥回歸自然。
張彤還建議水務、環保、園林、國土等部門聯合編制污泥資源化利用五年規劃,明確污泥利用方向(如改良沙荒地、修復鹽堿地、苗圃培育、植樹造林等),明確適宜土地利用的空間范圍,分解污泥消納任務,明確相關保障措施和監管措施。
對京津冀地下水統一監測管理
京津冀所在華北地區已經成為水資源短缺“重災區”。 中國電力國際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趙亞洲委員列舉了一組數字:京津冀區域人均水資源量僅239立方米,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9;年均供水量278億立方米,其中地下水占到70%之多。
他建議,在京津冀范圍內對地下水資源實施統一管理、監測、治理與保護,開展地下水污染場地清單排查,建立統一的垃圾填埋場和污水處理場,并統一處理標準。
趙亞洲認為,除了采用先進成熟的治理技術,還應建立京津冀地下水環境監管聯動機制,結合大數據應用,創建統一的信息共享機制,建立京津冀統一的地下水環境評價、風險預警與事故應急管理體系。同時,京津冀還應建立一體化的水資源調配采補制度,搭起水資源統一調配管理平臺,實行水量聯合調度。地下水開采要采補平衡,通過區域內及南水北調的合理調配和京津合作推進海水淡化工程,提高水資源的可利用量。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污泥 濕地 市政協 建設 京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