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衛國戰爭:俄羅斯藝術中永恒的題材
蘇聯藝術家即使在戰爭年代創作的作品,也很注意多側面地反映當時的戰斗生活,塑造各方面的人物形象。大家都熟悉的名畫《游擊隊員的母親》(1943)是著名畫家格拉西莫夫創作的。在硝煙迷漫中,英勇的母親面對殘暴的搜捕游擊隊的敵人,表現出寧死不屈的大無畏氣概,形象厚實、凝重,猶如一座紀念碑。舍加爾的《護士·休息》描繪的是在戰爭年代做出巨大貢獻的白衣戰士的形象,用年輕女護土在疲勞狀態下稍事休息的情景來反襯戰時工作的繁重。另一位長期生活在農村,對農民形象十分熟悉的著名藝術家普拉斯托夫,選擇一個獨特的角度來揭露法西斯的野蠻暴行:在寧靜的、美麗的農村田野,靜靜地躺著一個正在流血的少年。富有抒情意味的自然風景和血腥的場面形成鮮明的對比,這幅畫的題目是《法西斯飛機飛過之后》(1942)。年事已高的著名老畫家尤恩別具匠心的一幅油畫《1941年11月7日莫斯科紅場上的檢閱》(1942),描寫莫斯科受到圍攻,法西斯兵臨城下時,紅場上照常隆重舉行紀念十月革命的閱兵典禮,表示出蘇聯人民同仇敵愾保衛莫斯科和保衛祖國的決心。另一位在畫壇頗負盛名的老畫家科林用人們熟知的民族英雄形象來寓意衛國戰爭的正義性。他的三聯畫《亞歷山大·涅夫斯基》(1941-1943)刻畫了俄國歷史上威武雄壯、擊敗異族入侵的一位大公的形象,借以表達人們對當代英雄人物的敬意和必勝的信念。
弗拉基米爾·亞歷山德羅維奇·謝洛夫 1917年11月列寧在全俄蘇維埃第二次代表大會上講話 1955年
蘇聯雕塑家們對戰爭也同樣迅速地做出了反應。他們積極投入創作反戰題材的作品。保存到今天并被載入蘇聯—俄羅斯美術史的雕塑作品也為數不少。其中如我們熟悉的穆希娜創作的《女游擊隊員》(1942)、馬尼澤爾創作的《卓婭》(1942),還有利舍夫創作的《搬運受傷的戰士》(1942)和施瓦爾茨創作的《士兵》(1942)等。
反法西斯戰爭教育和鍛煉了蘇聯人民的忘我犧牲精神,戰爭的勝利也極大地鼓舞和激發了人民的愛國熱情。人們在這場戰爭中艱苦卓絕的表現,成了全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衛國戰爭成為蘇聯—俄羅斯藝術中永恒的題材。尤其在戰后20世紀50至60年代,蘇聯美術中涌現出大量表現衛國戰爭的作品。而創作這些作品的美術家絕大多數人是經歷過這場戰爭的。有的親身在前線參加過戰斗,有的甚至受過重傷。蘇聯政府也在物質上和精神上鼓勵他們的創作。蘇聯文化部、全蘇美術家協會和各地方政府均有計劃地組織衛國戰爭題材的美術創作,國家和地方美術館把這些美術品的收藏列為重要的任務。因此,衛國戰爭的題材在蘇聯美術創作中占有主要位置。
這些美術作品有兩個基本特點:一、以描繪和刻畫英雄人物為主,描寫普通人民的愛國主義和犧牲精神,但同時不回避人民遭受的災難與痛苦,并從人性的角度加以描寫。大家都熟悉蘇聯電影《雁南飛》和《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在這些電影中蘇聯普通戰士和人民身上表現出來的豐富感情,表現出來的人性的復雜性,給我們留下深刻的印象。類似的描繪同樣在美術作品中也有所表現。二、縝密構思,精心創作。藝術家們從選材、創作草圖到定稿,都經過反復醞釀。不少作品經受了時間的考驗,成為蘇聯美術史上的精品。
列賓美術學院教授、著名油畫家涅普林采夫在1955年創作了一幅有眾多人物場面的油畫《戰斗后的休息》,作品構思受蘇聯作家特瓦爾多夫斯基的戰地長詩《瓦西里·焦爾金》的啟發,描寫蘇軍戰士們在戰斗空隙聽一位戰友(以瓦西里·焦爾金為模特兒)講故事時一片歡笑的情景。長詩中的戰士瓦西里·焦爾金以自己的多才多藝和樂觀主義受到戰友們的熱烈歡迎。長詩在蘇聯人民大眾中廣為傳播,瓦西里·焦爾金成為家喻戶曉的英雄。而涅普林采夫的這幅畫用視覺形象再現了這個神奇般的英雄人物,再現了他活躍在戰友們中的場面,在人物形象塑造和氣氛烘托上都有突出成就。這幅油畫受到廣大觀眾的喜愛,它的印刷品發行數量很大,原件被特列恰科夫畫廊收藏。后來,蘇聯政府還委托作者復制一幅《戰斗后的休息》變體畫,作為國家禮品贈送給我國政府。
我國年歲較大的美術家和觀眾都記得油畫家拉克季昂諾夫的《前線的來信》(1947),這件作品在當時有廣泛的影響,因為這一題材牽動著許多人的心。戰爭期間后方的人們每天都急切地期盼著前方親人們的來信,而每一封信也都為周圍的鄰里們所關切。人們聚在一起閱讀前方的來信,為前線戰事的順利進行和戰士們的平安與健康默默地祝福,這是戰時后方常見的情景。普通的村落、平凡的人家、真切的場景、樸實的形象使今天我們重讀這幅作品時還為之動情。
卡斯杰茨基的油畫《歸來》,通過感人的細節以小見大地描寫衛國戰爭的勝利。剛從前線歸來的士兵,與闊別已久的妻子熱烈擁抱,激動的兒子用雙手摟住父親,戰士的老母親偎依在門后,抑制著悲喜交集的感情。
在戰爭中成長起來的一代青年藝術家在20世紀60年代成為蘇聯美術中的骨干和新思潮的代表人物。他們以新的角度反映衛國戰爭,探索和發掘這個題材中更深刻的意義,尋求藝術語言的寓意性和象征性。這里特別要提起梅爾尼科夫、莫伊謝延科、雅勃隆斯卡婭和比他們更年輕的烏加洛夫、格羅米柯、波普科夫等人的創作。梅爾尼科夫的《告別》、莫伊謝延科的《勝利》以及雅勃隆斯卡婭的《無名高地》,都是蘇聯美術史上開創新風的作品。這些藝術家不滿足于畫面人物、情節的直白描寫,而是更注重人物的心理刻畫,更關注藝術語言的象征意義。與此同時,他們也都更重視繪畫的形式美感。
20世紀60年代末期,蘇聯繪畫中興起“嚴峻風格”的思潮。文藝家們對歷史、對現實開始嚴肅思考,在藝術風格上強調運用嚴峻的造型:偏愛直線、注重色彩對比、強調氣氛的營造。不少描繪衛國戰爭題材的作品,也采用這種風格,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品是波普科夫的《父親的軍大衣》和葛羅米柯的《普里彼亞特河畔》。前者通過年輕人對父親遺留的軍大衣,引發對戰爭創傷的哲理思考,同時也對英雄長輩們寄予深切的懷念。后者描繪的是人們熟知的昔日紅軍與法西斯軍隊激戰的戰場,在幽靜的河畔,母親在為犧牲的兒子祈禱,少女在向遠方呼喚逝去的親人,這是一幅具有象征意義的畫面。
為衛國戰爭的勝利建造雕塑紀念碑,永載蘇聯—俄羅斯軍隊和人民的豐功偉績,是戰后至今蘇聯—俄羅斯各級政府一直關注的事情,幾十年來已先后在各地建造了數十座大小雕塑紀念碑。其中規模和影響最大的是《斯大林格勒戰役紀念碑》(1967)和《列寧格勒保衛者紀念碑》(1975)。它們都是以雕塑為主體的綜合藝術群,《斯大林格勒戰役紀念碑》從提出設想到施工完成,用了將近20年時間,由著名雕塑家武切季奇領導的創作小組集體完成,建在伏爾加河畔,在瑪耶夫高地的《祖國·母親》主雕高達104米。高地下有3個相互聯系的廣場和“廢墟墻”,規模巨大。《列寧格勒保衛者紀念碑》是在頗負盛名的雕塑家阿尼庫申領導下的集體創作,建在列寧格勒近郊的勝利廣場,廣場中央是一個用花崗巖構建、直徑為40米的環形建筑,入口的左右兩側用大號阿拉伯字刻著“900個白晝”和“900個黑夜”的字樣,象征著英勇的列寧格勒人民在敵軍圍困中氣壯山河的日日夜夜。
衛國戰爭這一偉大歷史事件,是藝術創作的永恒主題。蘇聯——俄羅斯藝術家們從中汲取勇氣、精神和靈感,用自己的創作紀念它、歌頌它,為的是喚起人們不忘歷史、反對侵略、保衛和平。這些作品中充滿著對祖國、人民的愛、對真善美的追求、對假惡丑的鞭撻,是包含人文精神的。在今天我們討論“藝術中的人文關懷”這一主題時,重溫反映偉大衛國戰爭歷史事件的藝術作品,會從中得到許多啟發與教益。
(作者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
編輯:楊嵐
關鍵詞:蘇聯 創作 衛國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