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用村規民約立本 以道德評議育人——陜西省旬陽縣金寨鎮“鄉村治理”調查
新華社西安11月20日電題:用村規民約立本 以道德評議育人——陜西省旬陽縣金寨鎮“鄉村治理”調查
新華社記者薛天
鄰里和睦,民風淳樸,這是陜西省旬陽縣金寨鎮留給人的印象。幾年前的金寨鎮卻上訪不停、糾紛不斷。為了扭轉這一局面,金寨鎮緊跟旬陽縣“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步伐,用村規民約立本,以道德評議育人,大力推進鄉村移風易俗工作,使社風民情有了根本轉變,成了遠近聞名的文明之鎮、禮儀之鄉。
村規民約:有規矩才成方圓
金寨鎮地處秦巴連片特困地區,轄10個村(社區),68個村民小組,4063戶1.55萬人。近年來,隨著社會深刻變革、轉型加快,受多元思想文化和外部環境影響,鄉鎮里的矛盾越來越多。
“一些諸如老人贍養、子女教育、鄰里糾紛的問題實際上屬于道德問題,法律手段用不上、行政措施難奏效,小問題慢慢就發展成了大問題。”金寨鎮黨委書記任景海說。為此,金寨鎮首先想到的,是以村規民約的形式樹立標準,規范村民的言行。
“倒垃圾,不隨意。磚瓦柴,擺整齊……”諸如此類的規定開始出現在金寨鎮各村村委會或社區中心的墻上。
“這些規定并不是死板的條條框框,而是根據具體村的具體情況,在村民們的具體商討中決定的。規矩是村民們自己定下的,執行起來就少了很多借口。”任景海表示。
就拿村里的紅白喜事來說,規定上墻后,大操大辦的歪風邪氣被制止了,份子錢的重擔也減輕了,村民們享受到了自己給自己“松綁”的喜悅。
“過去辦場酒席10萬塊都打不住,份子錢隨得不少人過年都往外鄉躲,現在一切都變了。”金寨鎮寨河社區村民李偉說。李偉年初剛娶了媳婦,滿打滿算擺酒席只花了2萬元,負擔減輕了,他就能把錢用在刀刃上,更好地搞生產、搞增收。
道德評議:好方法出好效果
只有規矩還不夠,關鍵需要有評優懲莠的好方法。為此,金寨鎮在旬陽縣委縣政府的指導下,在村鎮推行起道德評議工作。
旬陽縣委書記梁濤告訴記者,道德評議是以村為單位,由群眾推選老黨員、老干部、道德模范、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鄉賢”組成評議委員會,根據各村的村規民約動員群眾進行說事論理,達到“好壞大家評”“落后大家幫”的目的,讓村民自治組織在基層治理中充分參與、發揮作用。
金寨鎮曾經信訪問題突出。為治理少數村民的“信訪不信法”觀念,旬陽縣金寨鎮寨河社區召開村民大會,出臺了一份道德評議的村規民約,靠群眾坐下來評理說事,用大家的力量辨明是非,制約部分人無理取鬧、無理上訪,減少了上訪總量,維護了社會穩定。
道德評議還讓一些“靠在墻頭曬太陽”的“懶漢”有了大轉變。“在道德評議會上,鄉親們的批評與勸導讓我痛哭流涕,認識到自己等靠要的錯誤思想。現在,我種了24畝烤煙,10幾畝玉米,還喂了4頭豬,養了5頭牛,生活變得越來越好。”寨河社區居民吉元兵說。
此外,記者了解到,金寨鎮的一些諸如不贍養老人、搞封建迷信、參與賭博等突出問題,也因“道德評議”工作的開展得到有效遏制。
精神文明也是生產力
任景海告訴記者,自2015年以來,金寨鎮共推選出220名鄉賢,成立了12個道德評議委員會,開展道德評議65場次,評出凡人善舉和“草根英雄”270人次,評出反面典型人物、案例65人(件)次,曝光反面典型54人次,幫教轉化51人次。
“這有力扭轉了社會風氣,逐步形成了遵紀守法、誠信知理、勤勞節儉、互助友善、崇德孝仁的良好社會生態。”任景海說。
為了強化精神文明建設效果,3年來,金寨鎮還在各村建成農家書屋10個,維修升級了各村組廣播站,新建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配套建設群眾文化活動廣場11個共8000余平方米。村民們自發組建了10多個村民自樂班,詩歌朗誦、迎新春文藝晚會、元宵燈展和舞龍、燒獅子、劃彩船等節日民俗、文化娛樂活動已經成為金寨鎮逢年過節時的新風景。
精神文明也是生產力。社會風氣的轉變,文明鄉村的成型也讓金寨鎮的發展上了新的臺階。數據顯示,2016年全年金寨鎮的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490.4萬元,非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9929萬元。
“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主動和我們接洽,希望到金寨投資建廠。這些企業一方面看中的是金寨鎮得天獨厚的種植養殖、中藥材優勢;另一方面,淳樸的民風、優美的環境給他們留下了好印象,增強了他們投資金寨的信心。”金寨鎮鎮長任興斌說。
任興斌告訴記者,群眾精神文明層面的提高使當地的自然生態保護工作得以順利推進,青山綠水還為金寨鎮的未來發展提供了更多途徑。
“下一步,我們還會立足市場需求,突出鄉土風韻,深入挖掘地方特色風味美食、特色農特產品,大力發展觀光農業和鄉村旅游業,鼓勵和引導發展旅游服務業,爭取3年內新增農家樂、家庭旅館20個,包裝特色旅游產品5個,讓更多游客體驗到文明金寨之美、感受到禮儀金寨之淳。”
編輯:秦云
關鍵詞:陜西省旬陽縣金寨鎮 鄉村治理 村規民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