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北京發學前教育管理要求:工作人員實名 監控保留30天
新京報訊 (記者沙璐)昨日,記者從北京市教委獲悉,近日北京市印發了《北京市學前教育社區辦園點安全管理工作基本要求(試行)》及相關通知,提出設立一批接收3-6歲兒童接受保育和教育的社區辦園點,并對社區辦園點提出工作人員實名制管理、監控視頻記錄保存30天的具體要求。
將排查現有無證幼兒園
通知要求,各區應依托街道和鄉鎮,盤活轄區內的閑置資源,設立一批接收3-6歲兒童接受保育和教育的社區辦園點,可由個人、單位和社會組織來承辦,教育部門對其負主要管理責任。
對于現有的無證幼兒園,通知要求進行排查,對條件較好的無證幼兒園給予支持和幫助,創設條件使其符合社區辦園點的要求,并對社區辦園點的舉辦者加強管理和引導,規范其行為。
記者注意到,《北京市“十三五”時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曾明確,多種形式擴大學前教育資源,構建以公辦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園為主體、公辦民辦并舉的學前教育服務網絡。做好0-3歲社區早期教育指導工作,提供多種形式的學前教育指導服務,建設一批學前教育社區辦園點。
此次通知也重申,積極創造條件新建、改擴建幼兒園,鼓勵社會力量辦園,多種形式擴大學前教育資源,解決適齡兒童的看護困難。
辦園點不命名“幼兒園”
《北京市學前教育社區辦園點安全管理工作基本要求(試行)》對社區辦園點安全管理工作做出詳細要求。
總體來看,內容包括職責與分工、設施設備安全要求、人員基本條件、安全管理要求四大方面,涉及選址、房屋手續、衛生設施等三十余個具體事項。
對于園址選擇,文件規定,園舍必須設置在安全區域內,嚴禁在污染區、危險區、噪音大的區域或附近設置社區辦園點。如果是通過租賃房屋設立學前社區辦園點的,房屋租賃期應不少于3年。同時,辦園點不應使用“幼兒園”的名稱命名。
工作人員進行實名管理
社區辦園點工作人員與孩子接觸最為密切,為了保證孩子們的健康安全,文件要求對工作人員進行實名制管理。
文件明確,將社區辦園點聘用的看護人員、保安、食堂工作人員及其他勤雜人員等基本情況造冊,包括姓名、性別、年齡、身份證號碼、原戶口詳址及現在居住地址等,及時上報轄區派出所,辦理居住證,納入人口管理。
此外,工作人員應當身體健康,無精神病史,必須持有《托幼機構工作人員健康合格證》;保教人員也須持證上崗,年齡不超過55周歲,且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
監控視頻應保存30天
文件還對社區辦園點的常規設施設備安全進行了詳細規定,包括消防設施、電器設備、技防設施、衛生設施等多個方面。
其中在設施設備方面,記者注意到,文件規定“應當自社區辦園點出入口及兒童活動區安裝視頻安防監控系統、緊急報警裝置”。緊急報警裝置應與當地公安系統聯網,并經公安部門評審驗收,安排專人實時監控,及時報警。監控視頻記錄應保存30天。
文件明確了責任分工,各區教育部門對區域內社區辦園點的工作負主要管理責任,要全面了解區域內社區辦園點數量和安全狀況,對辦園點進行備案,及時做好監管工作。
編輯:曾珂
關鍵詞:北京發學前教育管理要求 工作人員實名 監控保留3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