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統一戰線 統一戰線
中央媒體“走基層 僑鄉行”走進廣東華僑博物館
剛走進廣東華僑博物館,一面巨幅的世界地圖映入眼簾,浩瀚海洋的藍色板塊周邊,紅星遍布,這些都是華僑華人的足跡。日前,由國務院僑務辦公室組織的第七期中央媒體“走基層·僑鄉行”采訪團來到廣東,來自中央媒體的十余位記者深入廣州、江門兩站,探訪廣東僑鄉,了解華僑華人回國創業、寄情桑梓的僑情故事。
采訪團首站便來到了廣東省華僑博物館。華僑華人的足跡,讓采訪團一行十分嘆服。
“看到這張地圖就可以想到海水,有海水的地方就有粵籍華僑華人。”廣東華僑博物館館長王明惠說。全國華僑華人有6000多萬,廣東華僑華人占了3000多萬,主要分布在160多個國家和地區。
“當年在大航海時代,粵籍先僑就是乘坐紅頭船下南洋、闖美洲,遠赴海外。”王明惠指著地圖正對面的一艘紅頭船模型說,對粵籍僑胞來說,紅頭船既是苦澀的回味,又是美好的向往。如今,紅頭船雖已成為歷史,卻也成為了敢為人先的華僑精神的象征,成為廣東華僑同祖國聯系的紐帶。
據史料記載,早在漢代,就有廣東人出洋。到了唐代,隨著造船技術和商業貿易發展,去海外做生意的廣東人越來越多。他們在東南季風時揚帆下海,等到來年西南季風時,才返回國內。
“那時華僑并不叫華僑,被稱為‘唐人’,把回祖國稱為‘回唐山’。直到1883年,在當時朝廷的奏折上才出現了華僑二字。”王明惠說。
“國家現在倡導‘一帶一路’,其實古代的海上絲綢之路也是華僑的移民之路。”王明惠說,粵籍先僑遠赴海外,面對新環境、新挑戰,秉承了廣東人敢于冒險、開拓務實的精神,與當地人民一起墾荒辟地,開發礦場,鋪橋筑路,為住在國(地)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到了抗日戰爭時期,粵籍先僑以‘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民族大義,慷慨解囊、資助抗戰。還有一些華僑先輩參加革命,以身報國。不管他們人在哪里,始終心系祖國。”40多分鐘的講解,王明惠講得十分投入,說到動情處,情不自禁地提高嗓門、揮舞手臂。
原來,他的祖輩也是下南洋的一代,在馬來西亞出生的父輩,也在海外參加了抗日革命斗爭。
“我對華僑華人有感情,自己的成長也和僑緊密相連。”王明惠說,他成長在華僑農場,就讀于華僑母校暨南大學,畢業后到了僑辦、華僑中專,現在又到華僑博物館工作。
“作為僑二代,僑務已經成為我終生的事業!”王明惠有些激動地說。
在廣東,像王明惠這樣的歸僑子女還有很多。廣東省僑務辦公室黨組副書記、巡視員林琳說,“廣東僑務特點呈現了有幾個‘多’:工作對象多、僑資企業多、海歸多、華僑人文歷史資料多、涉僑交往平臺多。越與華僑華人接觸,越了解華僑歷史,越被華僑敢為人先、至誠守信、尊文重教、愛我家國的精神和情懷打動。”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華僑 廣東 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