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黨建助脫貧 精準拔窮根
河北承德市要脫貧攻堅,難!市轄8縣市中,7個戴著“貧困帽”,904個貧困村、47.02萬貧困人口“壓頭皮”。直到2015年底,承德貧困戶還占總農戶的27%。
2018年底全部“脫貧摘帽”,咋辦到?“拔掉‘窮根子’,必須牢牢抓住黨建脫貧這一制勝法寶。”承德市委書記周仲明經過深入調研,提出在全市開展“脫貧攻堅黨旗紅”活動。
經過堡壘示范、致富先鋒、能力提升、能人返鄉、結對幫扶“五管齊下”,成效顯而易見。2016年,承德全市188個貧困村“摘帽”、12.82萬貧困人口脫貧。
富不富 看支部
對363個軟弱渙散村特別是其中275個貧困村,全部擇優派強駐村工作隊
“不種地還掙錢,做夢也想不到啊!”接過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西順井村村支書鄭印遞過來的1200元地租,貧困戶劉青山激動得手發抖,此前,身有殘疾的他只能靠政府救濟。
幾年前,看著這不利于發展傳統農業的坡耕地,想著那拮據的160戶村民,鄭印愁得覺也睡不好。貧困在山,潛力在山,還得靠山吃山!西順井村黨支部經過充分調研論證,制定了玫瑰花產業發展規劃,可村民沒見過種玫瑰,誰也不肯流轉土地。“我是有46年黨齡的老黨員,我先來!”鄭印第一個報名,又帶領率先加入合作社的6名黨員挨家挨戶解釋政策,僅用7天就集齊了527個紅手印,讓近30萬株花苗栽滿山坡。
基地建成了,分包給貧困戶管理維護,帶動全村貧困戶年均增收6000多元。“我家有臥床老人和年幼孩子,原來守著5畝薄田過得緊巴巴,現在我們夫妻倆管理60畝基地,一年下來連同地租能掙3萬元!”村民宣秀云感慨道:“跟著村里干就對了!”
老鄉富不富,關鍵看支部。在承德,“黨支部+”充分發揮了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服務凝聚作用,實現了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資源優勢、技術優勢、管理優勢的有效整合和聚集放大。目前,承德市85%的村建立了專業合作社,并依托專業合作社、專業協會等新型經營主體建立產業黨組織1145個,在產業鏈上帶領8.1萬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為了充分發揮帶領群眾脫貧攻堅的戰斗堡壘作用,承德市做到“三個”確保:確保黨組織堅強有力,在加強村黨組織建設同時,同步建強產業鏈黨組織,形成以村黨組織為核心、經濟組織為依托、產業黨組織為骨干的組織體系;確保帶頭人個個過硬,大力開展市本級示范培訓、縣級兜底培訓,促進971名返鄉人才進入村班子;確保軟弱渙散黨組織全部整頓提升,對363個軟弱渙散村特別是其中275個貧困村,全部擇優派強駐村工作隊,實施了“治弱、治亂、治窮”一攬子計劃。
致富路 領好航
1341名帶頭人創辦領辦專業合作社1358個,帶動2.3萬戶貧困群眾
“實現我們村的小康夢,黨員要當好‘領頭雁’!”灤平縣古城川村黨支部書記蘇繼文常把這句話掛在嘴上。在古城川村,105名黨員人人佩戴黨徽,家門口掛著“黨員示范牌”,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全村207戶貧困戶,是壓在蘇繼文心頭沉甸甸的負擔。村“兩委”班子確定了“依托重點項目脫貧一批、依托合作組織脫貧一批、依托企業就業脫貧一批”的工作思路。說干就干!適逢香港天兆集團投資80億鳳凰谷項目契機,村里不但爭取到貧困戶勞動力就地打工,還促進項目拆遷區的133戶貧困戶通過房屋征占補償、土地流轉等方式就地脫貧。剩下的貧困戶,33戶加入合作社獲租金、變股金、掙薪金、分現金,41戶貧困戶到本村黨員創辦的公司務工,全部摘掉了“貧困帽子”。
在脫貧攻堅戰中,如何引導廣大黨員在創辦領辦致富項目、開展結對幫扶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承德市打出“組合拳”:“分類定級”,黨員聯戶帶致富,將全市904個貧困村的4.3萬名黨員按照帶頭致富黨員、一般收入黨員、貧困黨員進行分級,支持黨員能手領辦創辦專業合作社,鼓勵貧困黨員率先脫貧; “幫扶定人”,一名黨員聯系幾戶,要求引導黨員種養大戶和創業致富帶頭人聯系幫扶10戶左右貧困戶,中等收入黨員聯系幫扶1至3戶貧困戶,簽訂目標責任書,全市各級黨員實現了結對幫扶貧困戶全覆蓋;“結果定檔”,把與貧困戶結對幫扶和貧困黨員率先脫貧作為黨員承諾、積分管理和民主評議的重要內容,引導廣大黨員積極爭當“共富之星、帶富之星、致富之星”,全市有6854名黨員被評為星級黨員。
如今,承德9.7萬名農村黨員中,發展出帶頭致富黨員1.3萬人。其中,1341名致富帶頭人創辦領辦專業合作社1358個,輻射帶動2.3萬戶貧困群眾,成為組織引領群眾脫貧致富的“領頭雁”。此外,承德市向全部904個貧困村派駐了第一書記和工作隊。
“打贏脫貧攻堅戰,各級黨員干部是廣大群眾的引路人和主心骨,必須匯聚黨員強大的先鋒模范力量。”灤平縣委常委、組織部長李希友表示,在脫貧攻堅中,就是要把干部資源最大限度向脫貧攻堅一線傾斜,激勵農村基層黨員干部“唱主角、當先鋒、做模范”,真正做到“點亮一盞燈,照亮一大片”。
強本領 齊脫貧
實施“能人返鄉”“能力提升”工程,實現了支部搭臺、能人唱戲、群眾受益
“我們一家三代就有6名黨員,現在有機會返鄉創業,我一定要把渾身的勁兒都使出來,讓鄉親們的錢包越來越鼓!”承德市雙灤區偏橋子鎮前營子村的高山上,皮膚黝黑、正在給雞雛配食的喀喇河屯農民養殖專業合作社創辦人李國臣笑呵呵地說。
收獲了“第一桶金”后,李國臣便聯絡60多戶農民,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先富帶后富,是共產黨人的使命擔當。”李國臣不僅指導養殖,還包銷產品。如今,喀喇河屯合作社年育雞雛3萬只、產蛋80噸,還通過裝箱銷售打進超市,年收入80萬余元。合作社還被評為“雙灤區十佳黨員示范帶富基地”。
在雙灤區,像李國臣這樣的返鄉創業能人還有很多。雙灤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厲輝表示:“在大力實施職業教育勞務輸出扶貧的同時,鼓勵、支持和吸引那些在外能人返鄉創業,發揮他們在脫貧攻堅主戰場的排頭兵、主力軍作用,才能真正實現支部搭臺、能人唱戲、群眾受益。”
為了切實把黨員群眾致富本領“提”起來,承德市深入實施了“能力提升”工程:對村“兩委”成員開展“頭雁培育”,全市累計培訓村黨組織書記2456人,培訓村干部8559人,分15期對駐村第一書記進行了全部培訓,市委組織部精心篩選53名優秀村黨組織書記進行直接培育;對黨員創業致富人員進行“能人培養”,重點圍繞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農產品流通等開展專門培訓,累計培訓致富帶頭人13230人,最終幫助扶貧對象增收脫貧;對貧困群眾普及“技能培訓”,累計培訓貧困群眾7.12萬人,全市各縣(市)都組建了縣級專家服務團,共組建鄉鎮技術服務隊259個,選派技術指導員3847人。
“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必須讓群眾的心熱起來、手動起來,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承德市委常委、組織部長路立營強調,承德市將把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貫徹落實到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等工作中來,以抓黨建促脫貧攻堅為總攬,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在承德落地生根。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脫貧 黨員 貧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