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報告稱,中國企業“走出去”過程中“中國標準”成亮點
中新網11月8日電 (記者 周欣嬡)全球化智庫(CCG)8日在北京發布《中國企業全球化報告(2017)》。報告指出,在2016年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中國標準”成為亮點。
報告稱,2016年全球對外直接投資表現謹慎。與2015年出現的強勁上揚之勢相比,2016年全球對外直接投資出現回落,全年同比下降2%。
報告指出,在此背景下,中國企業海外投資“一路高歌”。數據顯示,2016年中國大陸對外直接投資額達到1830億美元,同比增長44%,再創歷史新高,首次躍居為全國第二大投資國。
報告認為,中國高速的海外發展不僅帶動了中國產品、技術、裝備以及服務“走出去”,同時也在惠及全球,促進世界經濟增長。據統計,2016年中國境外企業銷售額達到1.5萬億美元,向所在東道國納稅約400億美元,雇傭當地員工約150萬人。
報告還指出,在2016年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中國標準”成為亮點。
以2016年中國中鐵與中國鐵建聯合投資建設的亞吉鐵路工程項目為例,該項目全程按照中國標準設計、施工及運營,是中國鐵路首次實現全產業鏈“走出去”。此外,華為、中興等企業開始參與國際標準制定,中國企業在國際標準方面的話語權日益提高。
報告分析,隨著中國經濟從投資、出口驅動向消費驅動轉型,海外投資也從能源類投資向高端制造、品牌和技術類投資轉換。這使得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同時,開始注重推進“中國標準”一并“走出去”。
報告還發現,2016年,多數中國企業“走出去”時,開始重視本土化戰略發展、重視與當地協同。
報告稱,企業植根于當地,與當地人民構筑信賴關系,為當地社會提供就業崗位、增加稅收,同時贏得當地消費者的青睞,是企業提升國際影響力的關鍵因素。
報告建議中國企業以園區輸出模式梯次“抱團出海”,在海外形成“中國價值鏈”;此外,在提升產品“硬實力”的同時打造品牌“軟實力”,使中國企業向全球價值鏈高端一側延伸。(完)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中國 企業 報告 國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