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內部試運行 八成文物首次展出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外景。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內景。 圖片均為本報記者 葉辰亮攝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昨天對外宣布,經過近兩年的施工建設,該館主體展示工程東樓已完成保護性修繕,內部的基本陳列布展也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今起內部試運行,預計明年3月底,全部常設展廳將向社會正式免費開放。據悉,基本陳列共展出文物約1000件 (套),其中80%為首次展出。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位于南京西路325號,由東樓、西樓及庭院組成。東樓設基本陳列展廳;西樓設特展廳、口述歷史廳及公共教育、觀眾服務區。記者昨天來到該館東樓,工作人員正在對一樓序廳的多媒體互動數字展墻進行調試。按計劃,下一步館方將對一樓至四樓的空間、布展做進一步的優化完善。自今日起,該館進入內部試運行階段,將邀請文博專家、歷史學家等來館參觀,對館內的軟硬件進行壓力測試。
館方提醒,由于靠近黃陂北路一側的西樓和中間的庭院仍然處于施工階段,從安全等因素考慮,內部試運行期間,除持指定日參觀券者外,暫不開通網上預約參觀及現場領券參觀。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是綜合反映上海地方歷史的地志性博物館,前身為籌建于1953年的上海歷史與建設博物館,1991年7月改現名。2015年年底,經上海市委市政府的正式批復,位于南京西路黃陂北路路口的原上海美術館被選定為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新址。全新開放后,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將以兩座遺址博物館 (上海元代水閘遺址博物館、上海崧澤遺址博物館)和兩個歷史博物館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 四館合一的嶄新形象亮相。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建設工作推進領導小組組長張嵐透露,作為“十三五”期間規劃建設的市級重大文化設施之一,該館占地面積1萬平方米,建筑面積2.3萬平方米,展廳面積9800平方米。以基本陳列為主的東樓設“序廳”、“古代上海”和“近代上海”三個板塊,遵循“以城市史為脈絡,以革命史為重點”的原則,全面展現上海城市發展各個歷史時期的重要節點和重大革命歷史事件。
進入展廳之后,觀眾首先看到的是一個六分鐘的短片 《上海簡史》,系統講述上海6000年的歷史。兩旁擺放的沙船模型和匯豐銅獅等重點文物,突顯上海以港興市的特色,反映上海在中國近現代歷史上經濟的中心地位。在“古代上海”和“近代上海”板塊,“上海第一人”頭骨、良渚時期的神人獸面紋玉琮、現存為數極少的唐代青花瓷碗、明代的徐光啟像、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金漆木雕百子大禮轎等珍貴文物將悉數亮相。展覽結尾處,短片 《難忘的瞬間》 將通過老照片和影像資料的結合,展現了上海在新中國成立后的輝煌。為了讓文物活起來,展覽注重新媒體及視覺技術的應用,在多個區域設置了體驗區,在與觀眾互動中呈現歷史。
“上海擁有6000多年的悠久歷史
和燦爛文化,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也是一座有著光榮革命傳統的國際化大都市,在中國近現代特別是在我們黨的歷史上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而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正是全面反映上海這座城市歷史的重要窗口。”上海市歷史博物館館長胡江說。(記者 李婷)
編輯:楊嵐
關鍵詞:歷史博物館 上海市 上海市歷史博物館內部試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