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培養孩子好習慣,只給閱讀做分級是不夠的
日前,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2026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79.0%的受訪者贊同“兒童分級閱讀”,其中,24.1%的受訪者非常贊同,15.5%的受訪者覺得一般,5.4%的受訪者不贊同。中國海洋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院長、中國兒童文學研究會副會長朱自強認為,這需要我們充分了解不同年齡段的孩子,要以孩子能力的發展為分級閱讀的一個依據。
說到讀書,當下我國社會存在這樣一個尷尬現象——成年人不怎么讀書。據媒體報道,中國人年均讀書0.7本,與韓國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羅斯的55本相比,簡直就是“書盲”。近幾年以來,類似于“不讀書的中國人”的標簽也早已貼在了身上。
但是,中國人不讀書不等于中國人不逼著孩子們讀書。數據顯示,中國少兒圖書出版行業已經成為了傳統出版業的救命稻草,在市場中的比重越來越大,有調查顯示,“少兒圖書在地面店暢銷書榜的比例占到55%左右”,拉動了整個圖書零售市場。這似乎說明了這樣一個事實——不讀書的中國人,正在教育下一代如何養成閱讀的好習慣。
此語境下,根據不同年齡將圖書進行分級十分必要。古代哲人曾講,“少年讀書,如隙中窺月;中年讀書,如亭中望月;老年讀書,如臺上玩月。”不同年齡對閱讀的體驗和收獲并不一樣。對兒童閱讀分級,出版行業可以根據兒童和青少年的不同年齡段設置相應的提示或門檻,繼而在家長的指導下,可以讓孩子們成長在更加純潔、更加健康的閱讀環境中,從而規避暴力、血腥、色情等問題圖書的侵害。
今年6月開始實施的也是我國第一部關于讀書的立法《全民閱讀促進條例(草案)》,第十九條有這樣的規定,“國務院新聞出版廣電行政部門和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狀況和實際情況,制定未成年人閱讀促進計劃、實施方案和未成年人閱讀分類指導目錄。國務院教育行政部門在推進實施素質教育的過程中,應當根據未成年人身心發展狀況和實際情況,加強培養其閱讀興趣、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將兒童閱讀進行分級,是落實這一立法并促進兒童閱讀更加科學、更加健康的得力舉措。
可是,關于兒童閱讀,卻也存在諸多的現實問題。比如,兒童閱讀,多半有老師和家長的指導,有些兒童書籍在封皮上本身就有適合年齡閱讀的提示,這使得兒童閱讀本身就是安全的、健康的,再在出版層面進行分類到底有沒有必要?再比如,一套科學的分級閱讀體系,需要專業嚴謹的開發和測試,需要時間、耐心和科學支撐,我國現在的圖書理論、分級理論研究剛剛起步,是否支撐得起科學的分級,仍然存在大大的問號。
除此之外,更大的問題或許在于,影響兒童們的三觀養成的顯然不只閱讀這一個外部環境和行為習慣。游戲、電影、電視包括卡通片,似乎都需要一定的分級處理和提示。兒童看了動畫片就學超人、學奧特曼跳窗子飛翔、學熊大熊二打人的故事報道,并不少見。如果少兒影視、游戲行業不分級,僅僅在出版行業進行分級,其社會意義確實難言多少。此語境下,家長們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去給孩子們鑒別信息和講解知識。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閱讀 分級 讀書 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