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多扔垃圾多付費”,體現公平
日前,《廣州市生活垃圾分類管理條例(草案)》提請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進行二次審議。與一審稿相比,二審稿進一步明確了垃圾分類的個人責任,提出按照“多產生多付費”等多項原則進行收費,同時以積分入戶、物質獎勵等多種方式引導和鼓勵市民開展垃圾減量和分類。
如今,“垃圾圍城”現象普遍存在,很多城市都在積極探索垃圾處理路徑。而廣州上述草案提出的“誰產生誰付費、多產生多付費,混合垃圾多付費、分類垃圾少付費”的原則,無疑具有積極意義?!岸喈a生多付費”本就是公平收費的應有之義;而“分類垃圾少付費”則有利于激發市民的垃圾分類熱情。
目前,城市對居民征收垃圾處理費基本都是按戶計征,這種做法的優點是操作比較簡單,缺點是既不公平也不利于減少垃圾。比如兩口之家與五口之家產生的垃圾顯然是不一樣的,但付費卻一樣,對兩口之家來說顯然不公平。由于產生垃圾多的家庭不用多付費,那么部分人就有可能缺乏環保意識,肆意制造垃圾,增加了垃圾總量。
在幾年前,廣州就曾試點過垃圾計量收費,這種辦法類似于“多產生多付費”。據當時媒體報道,試點情況并不理想。然而,至今廣州仍沒有放棄這種想法,原因在于,付費杠桿可能是解決“垃圾圍城”最科學的路徑之一。這就是說,如果市民不想多掏垃圾處理費,只有改變觀念少產生垃圾。
其實,美國、英國、德國、韓國、日本等國的部分城市早已采用垃圾計量收費制,具體做法是按容器收費、按質量收費、按垃圾袋(券)收費等。哪一種做法更適合我國國情,廣州有關方面還需要深入研究。
當然,全面實施垃圾計量收費制,對居民和管理者都是一種考驗。對居民的考驗是,會不會為了少掏垃圾處理費而逐步建立起環保意識;對城市管理者而言,則需要考慮如何有效防止部分居民在趨利性作用下偷倒垃圾以及還需要哪些軟硬件來支持制度的推行。
為防止垃圾計量收費后部分居民亂扔垃圾,韓國經驗可供借鑒。據悉韓國建立了一套嚴密的監督與執行體系。比如,政府方面設立了“官民共治”模式,建立了獎賞舉報食物類垃圾非法投放制度,并在每個居民生活垃圾收集站安裝了攝像監控設備。這些舉措大大調動了居民的監督意識、參與意識,并提高了居民的環保意識。
需要指出的是,垃圾計量收費即便有了制度支撐,實施起來也不會一帆風順。要規范上千萬市民的行為,同時統籌各個環節的銜接并非易事。對此,相關部門要有心理準備,既要有耐心也要有信心。長遠看,垃圾“多產生多付費”是一種趨勢,是解決“垃圾圍城”的一條有效路徑。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垃圾 收費 居民 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