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性別絕對不是衡量科研能力的標尺
近日,浙江大學社會學系教授馮鋼四年前的一則微博被網友挖出,引起了網絡上一場關于“女性是否適合做學術”和“性別歧視”的爭議。(10月24日《每日人物》)
這條被挖出來的微博原文為:“根據以往經驗,女生以后繼續走科研道路的十不足一,讀研期間也少有專心學問的,大多混個文憑準備就業……”隨后馮鋼教授話鋒一轉:“真為那些有心走學術之路的考生擔憂。”
網友們憤起抨擊,稱馮鋼系戴有色眼鏡看待“女研究生”,扼殺女性的科研空間。在筆者看來,與其說馮鋼教授男權主義傾向嚴重,倒不如說這正是女性家庭與社會地位在教育上的體現。
可女性“混個文憑準備就業”的現狀是她們本人的選擇嗎?
長期以來,中國女性的地位普遍低于男性,家庭期望女性肩負起著生育和照管家庭的艱巨任務,并且大多數家庭都希望女性過著“安穩的生活”,“找個好男人就嫁了”。“男主外,女主內”向來不是一件稀罕事。這就導致“女生繼續走科研道路十不足一”的現狀。當下,家族中的長輩更加希望女性早點成家、生兒育女,承擔起“傳宗接代”的責任,找一份相對安穩又不需要耗費太多精力和時間的工作,以便能更好地料理家務。而學術科研則是一份極其耗費精力和時間的工作,是一份需要科研工作人員花費大量心血去經營的職業。迫于家庭壓力,女性較男性而言,更加傾向讀研“鍍金”后找一份安穩的職業,如公務員、教師等。于是,家庭對女性的不公要求使得女性獲得的家庭期望和向外發展自我的權利更少,一代又一代的固化思想造就了女性在學術圈萎靡不振的現狀,才會出現當下如此不公正的看法與待遇。
另外,許多公司在雇傭員工時,會更加偏向于雇傭沒有產假的男性,這就導致了女性與同一水平或能力較低的男性競爭時毫無優勢,于是更多女性傾向于取得更高學位去彌補這一現狀,讀碩士研究生是大多數“被淘汰的女性”為了競爭社會崗位而做出的選擇。因此,大部分讀研女性的目的也就不在學術研究之上,僅僅只是為了更好地就業而做出的選擇。
但社會與家庭不公的看法與待遇,并不能成為判斷女性沒有科研能力的理由,性別絕對不是衡量科研能力的標尺。
據馮鋼教授所言,其所在學校社會學的“推免研究生”前三名都是女性,他對此深感惋惜,可真正有能力進行學術研究的人怎么會沒有被推免制度所選擇呢?深究其只是能力不夠罷了。無關性別,如果在選拔環節就被淘汰,那么日后的科研能力也不能過于高估。
古今中外,許多女性科學家在各個領域上大放異彩。家喻戶曉的瑪麗·居里開創了放射性理論,同時發現了兩種新元素,也是兩次獲得諾貝爾獎的第一人。顏寧成為了清華大學最年輕的博導,屠呦呦堅守崗位獲得諾獎早已成為全中國的驕傲……事實證明,學術科研的舞臺上從不缺少女性的身影。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寫道:“女性半是受害者,半是同盟。”想要改變這一尷尬的局面,實現女性的自強自立,首先女性就要從自身做起,擺脫固有的社會與家庭觀念,做自己真正喜歡做的事,不被現實束縛腳步。其次相關法律法規急需改進,徹底幫助女性擺脫“性別歧視”。此外,生兒育兒也從來都不只是女性的事,而是家庭每個成員都應共同承擔的責任。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女性 科研 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