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為決勝全面小康奠定更為堅實基礎
——中國經濟“三季報”夯實穩中向好發展態勢
今年經濟總量有望突破80萬億元
“穩”成為中國經濟運行的關鍵字。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除了經濟增速,“穩”的格局還體現在與百姓生活直接相關的民生領域,就業形勢持續向好,物價形勢也比較穩定。
統計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城鎮新增就業1097萬人,比上年同期增加30萬人;9月份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83%,創下2012年以來新低。同時,居民消費價格同比溫和上漲,漲幅比上年同期回落0.5個百分點。剔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同比漲幅達到2.1%,顯示在溫和通脹下,需求端保持穩健。
“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經濟結構不斷優化,新舊動能加快轉換,質量效益明顯提升。”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邢志宏表示,支撐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邁向中高端水平的有利條件不斷積累增多,為更好地實現全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奠定了扎實基礎。
與此同時,國際收支明顯改善。今年以來我國進出口都保持了快速增長,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外匯儲備連續8個月增加。
“經濟增長幅度由高速增長平穩過渡到中高速增長,但是經濟增長的絕對量每年都比上一年有比較大的發展。”在十九大新聞中心21日舉辦的第4場記者招待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黨組書記、主任何立峰表示,預計今年6.5%左右的預期增長目標將順利實現,并能爭取更好的結果,經濟總量有望突破80萬億元。
形成內外需求聯動發展新格局
“經濟連續9個季度運行在6.7%-6.9%的區間。”邢志宏表示,這個數字是中國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績的最好注腳。
今年以來,我國經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推進,在“三去一降一補”的基礎上,實體經濟拓展了新領域,三大產業在調整中發展,供給體系的整體質量和效率穩步提升。
邢志宏認為這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農業的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更趨合理,農業向更好地滿足質的需求加快轉變;二是工業經濟穩定增長,企業效益明顯增強,570多種工業主要產品當中,產品產量增長面達到了76.3%;三是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動能持續帶動服務業增長,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都呈現較快的增長態勢。
與此同時,新產業、新產品快速成長,新業態、新商業模式蓬勃發展,尤其是數字經濟、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廣泛滲透,新服務不斷涌現。
“前三季度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64.5%,比上年同期提高2.8個百分點。”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說,消費驅動經濟增長模式更加鞏固的同時,我國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需求潛力進一步釋放,企業投資空間擴大,出口產品競爭力不斷提高,形成了內外需求聯動發展的新格局,有效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為全球經濟增長提供獨特方案
新鮮出爐的中國經濟“三季報”,也讓世界看到了中國經濟發展值得期待的未來。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對此,有媒體評論說,世界也似乎聽到了中國經濟踏上新征程的腳步聲。
“中國的產業政策在廣度和力度上是獨一無二的。”英國《經濟學人》雜志認為,中國政府正試圖在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等重要經濟領域帶來改變,并決心在新興產業建立主導地位。
IMF首席經濟學家莫里斯·奧布斯特費爾德指出,就百分比來看,中國的貢獻比世界任何一個國家都要大,中國的好消息對于全世界都是好消息。
“除了拉動世界經濟增長,中國也愿意向全球分享經驗做法,提供中國方案。”何立峰對媒體表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無論是從增長速度還是增長規模來看,中國經濟增長對全球而言都可謂意義重大。
事實上,除了推動全球經濟增長,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還為世界帶來諸多貢獻:“一帶一路”倡議得到積極響應與落實,中國推動全球經濟發展更加平衡;從G20杭州峰會到金磚國家領導人廈門會晤,中國正推動經濟全球化進程邁向新階段;全球減貧、創新發展等方面,中國正成為世界榜樣……
當然,很多專家也表示,在堅定信心和保持戰略定力同時,我們還要冷靜應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全面做好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才能確保實現全年經濟發展預期目標。
“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決端正發展觀念、轉變發展方式,發展質量和效益不斷提升。”黨的十九大開幕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闡述過去5年經濟建設重大成就時指出,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在世界主要國家中名列前茅,國內生產總值從54萬億元增長到80萬億元,穩居世界第二,對世界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30%。
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長6.9%,第三季度同比增長6.8%,經濟結構優化,質量效益提升……新鮮出爐的中國經濟“三季報”,為十八大以來的5年發展提供了新鮮注腳。相關人士接受采訪表示,前三季度國民經濟進一步夯實了全年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也為決勝全面小康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經濟 增長 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