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

王世杰率貴州省人大調研組調研產業扶貧

2017年10月23日 14:23 | 作者:邵斌 | 來源:團結報團結網
分享到: 

10月18日,貴州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民革貴州省主委王世杰率貴州省人大調研組到“民革中央創新驅動調研實踐基地”、“民革貴州省委參政議政創新驅動實踐基地”(貴州興貴恒遠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基地”)調研產業扶貧。

調研組一行到達“基地”己近黃昏,在“基地”副總經理林波、邵斌、總工程師蔡安谷的陪同下,先后參觀了“基地”磚藝文化長廊、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及裝配式砌塊墻體工程研究中心(博士生工作站)、建筑垃圾處理糸統、砌塊生產車間、裝配式砌塊生產線、以及利用“基地”產品,裝配式砌塊墻體建造的恒遠易地扶貧搬遷小區。他們邊參觀邊聽解說,邊聽匯報邊提問,對“基地”的做法和行為,以及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及裝配式砌墻體生產兩大產業的政策導向,將來的發展方向及其生命力和持久性等等,都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贊賞。特別是當調研組一行來到易地扶貧搬遷小區時,幾個已搬遷入住,并已在“基地”就業的貧困殘疾人硬拉著調研組的同志去看他們現在居住的房子和過去生活、居住過的房子照片時,雖然他們說不出話,卻帶著那特殊的眼神,雙手舉起大母子(表示感謝的意思)頻頻點頭,調研組一行看后非常感動,并紛紛要求與他們在新房前合影留念。

據“基地”負責人邵斌介紹說,當初他們招聘殘疾人時,壓力也很大,這些人沒有文化,又不會說話,還聽不到別人說的話,甚至連手語都不會,培訓上崗真是難上加難,可是他們做到了。他還特別介紹了一個已在“基地”就業,并搬遷入住了的殘疾人王老買,本人是聾啞人,原籍貴州省安順市關嶺縣大壩村,是2017年3月經省殘聯和“基地”聯合舉辦的“貴州省殘疾人就業專場招聘會”應招入職的,家庭成員4口,除母親(已近60歲)具備正常勞動力外,還有一個患有精神障礙疾病的父親,特別是還有一個94歲的奶奶,原來都住在下面透風漏雨的破房子里(當地政府精準識別為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目前在“基地”就業每月能拿到3000元左右,其母親也即將在“基地”做保潔,每月也能拿到1500元左右?,F在搬過來就地居住,就地就業,就地生活,既解決了家庭成員互相照應的問題,還能在短期內實現脫貧致富。聽到這里,大家心情都比較沉重。此刻,調研組成員、省醫院原院長孫兆林指出,要是他母親再出問題,這個家也就完了……!

王世杰主委接著說,這個“基地”的董事長是我們一個普通的民革黨員,他是一個很有責任之心、博愛之心的人,他多年來不僅拿出幾千萬元做慈善,幫助無數個這樣的家庭和個人,對民革中央成立的“中山博愛基金”也做出過很大的貢獻。而自己卻默默無聞,過得那么的平凡,那么的低調。希望社會各界,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讓這些有愛心的人士多為我們貴州的脫貧攻堅工作做些實事,為我們貴州決勝同步小康多做些貢獻。

安順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趙貢橋感嘆地說,一個普通的民營企業、一個普通的民革黨員,能有這樣的胸懷大志,在脫貧攻堅工作的關鍵時刻,能想到為國家分憂解難,我非常敬配。特別是在安順,為貧困殘疾人及殘疾人家庭提供就業崗位,讓他們搬遷到公司就近的易地扶貧搬遷小區,還解決了空巢老人、留守兒童的問題,這是我們政府還沒來得及做的事。而你們都已經想到了,并做得那么細,我非常受感動,我代表安順市委市政府感謝。

該“基地”由民革企業家創建,主要從事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獲國家專利64項)及中國唯一的砌塊裝配式墻體(裝配式建筑部件)的生產。從建設初期就得到了國家相關部委和社會各界的重視和關注,中共貴州省委先后幾任書記栗戰書、趙克志、陳敏尓都分別到“基地”視察指導,并作出批示,民革中央多位領導也分別到過“基地”調研指導。特別2014年九三學社中央副主席賴明到“基地”調研后,形成的《關于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的調研報告》(九三中央發【2014】16號)文件,由中央統戰部(統函【2014】136號)文件轉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后,得到了李克強總理,張高麗副總理的高度重視和肯定,并作了重要的批示。國家發改委還授予了“國家循環經濟和資源節約重大示范項目”。住建部授予“國家住宅產業化基地”和“國家裝配式建筑產業基地”;民革中央授予 “民革中央創新驅動調研實踐基地”;民革貴州省委授予“民革貴州省委參政議政創新新驅動實踐基地”等等。

“基地”負責人、民革中央企業家聯誼會副會長、中山博愛基金會副理事長、貴州省人大代表鄧興貴說,作為一個普通的民革黨員。我們正以實際行動落實民革中央萬鄂湘主席“打贏脫貧攻堅戰,即是執政黨的崇高使命,也是我們參政黨的重要職責,民革中央開展脫貧攻堅民主監督工作,不是在一旁指手畫腳,也不是走過場走形式,而是實實在在的幫助貴州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的指示。同時也是落實2015年11月時任貴州省委書記陳敏爾在“基地”視察時提出的“要把產品在全國的龍頭地位占住,一定要抓緊做市場,實現爆發式增長”的指示。

在民革中央,貴州省委省政府,民革貴州省委,安順市委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按照“有產業、有崗位、有穩定收入”的原則要求,利用現有成熟的產業,建一個一定規模的“基地”,就與當地政府合作建設一個可容納1000戶貧困戶(殘疾人及殘疾人家庭占10%左右)以上規模的異地扶貧搬遷小區,“基地”給每戶人家提供至少一個就業崗位。為掐斷因病等致貧、返貧的“根”和就業人員的后顧之憂,由“基地”為他們辦了“五險一金”。這樣一個“產業十精準脫貧的模式”,既能解決就業人員及家庭成員就地就業,就地居住,就地生活的問題,同時還能解決1000戶貧困家庭的脫貧問題,若能將此模式全國復制推廣,建100個“基地”就能解決10萬人以上的就業,幫助10萬個貧困家庭脫貧致富。

他堅信,在“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同時,“基地”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和砌塊裝配式墻體兩大產業將在脫貧攻堅工作中大有所為,一定會為習總書記提出“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易地扶貧搬遷要求和決勝同步小康做出積極貢獻。

貴州省人大科教文衛委副主任委員張燕、喻培萱、孫兆林,辦公室主任賀曄,中科院地化所教授曾成,安順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趙貢橋、副主任、民革安順市主委梅世松等陪同調研。

本報記者邵斌 貴州報道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基地 調研 產業扶貧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字幕一区二区精品 | 最新国产精品拍自在线播放 | 色妞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人妖 | 宅男在线观看国产精品 | 亚洲午夜在线网址网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