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大會新聞 大會新聞
問得到位 答得精彩——中央統戰部領導就黨的統一戰線工作回答中外記者提問記
人民政協網北京10月22日電(記者 廉維亮)21日上午舉行的十九大第三場記者招待會上,中央統戰部常務副部長張裔炯、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冉萬祥受邀與會,介紹統一戰線工作有關情況,并回答了中外媒體記者就多黨合作、非公有制經濟、民族、宗教、海外統戰等方面工作的提問。
記者會在國內外各大媒體上的直播,通過情況介紹和回應提問,廣泛向國內外和社會各界介紹統戰工作、講述統戰故事、回應熱點問題,引發了不同受眾群體和網友的關注熱議。
“問得到位、答得精彩”是很多網友就記者會上張裔炯、冉萬祥有關統戰工作作出的高度評價。
▲▲▲充分、全面、更好發揮統一戰線重要法寶作用
在回答中央人民廣播電臺記者“中國共產黨為什么如此重視統一戰線工作”的提問時,張裔炯表示,中央統戰部是負責黨中央關于統一戰線工作的職能部門,主要發揮參謀、調研、日常工作的組織、協調、檢查督促落實的作用。要廣泛地團結起方方面面的中國人民共同奮斗,就需要發揮統一戰線的作用,堅持“大團結、大聯合”的主題,團結和聯合方方面面的力量,圍繞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目標進行奮斗。
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統一戰線是黨的事業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必須長期堅持。正是因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充分發揮統一戰線作用,我們取得了革命、建設和改革事業的勝利,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富起來了。中國人民要強起來,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同樣要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充分、全面、更好地發揮這個法寶作用。
▲▲▲多黨合作是中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特有形式獨特優勢
在回答中央電視臺記者關于多黨合作制度的提問時,冉萬祥表示,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的多黨合作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多黨合作的制度優勢充分彰顯。中國多黨合作制度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有共同的政治基礎、有現實的社會根據、有獨特的民主形式。中國共產黨和各民主黨派本著“長期共存、互相監督、肝膽相照、榮辱與共”的方針,實行“共產黨領導、多黨派合作,共產黨執政、多黨派參政”,體現了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協商民主,保證了各黨派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廣泛、持續、深入參與的權力,這是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特有的形式和獨特優勢。
“中共十九大召開之后,各民主黨派中央都向大會發來了賀電,一致表示堅決維護習近平同志的核心地位,自覺于中國共產黨領導,共同致力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共同致力于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這體現出多黨合作制度帶來的磅礴力量。”冉萬祥說。
▲▲▲非公有制經濟統戰工作的主題是促進“兩個健康”
在回答經濟日報記者有關如何促進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提問時,冉萬祥表示,非公有制經濟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力量,非公有制經濟人士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是統一戰線的重要成員,也是統戰工作的重要對象。非公有制經濟統戰工作的主題是促進“兩個健康”,即促進非公有制經濟健康發展,促進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健康成長。統戰工作就是圍繞這“兩個健康”來開展的,具體來說,主要有三個方面——通過各級工商聯和各種商會組織,架起黨和政府聯系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梁紐帶,以加強思想引導和政治引領;加強與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聯系,暢通政企溝通協商渠道,把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困難和他們的意見建議及各種訴求進行梳理匯總,及時反映給各級決策部門,推動相關政策的制定和完善;調動民營企業家的積極性,調動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抓好黨和政府支持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法規的落實,為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
“為了解決政策落實的問題,這兩年推動各級政府制定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的制度舉措,推動各地落實非公有制企業平等準入,解決融資難、人才引進難等突出問題,贏得了民營企業的普遍歡迎。”冉萬祥說。
▲▲▲各民族共同為實現偉大目標偉大夢想團結奮斗
在回答中評社記者有關中國民族政策制度有何獨特之處的提問時,張裔炯表示,中國共產黨以中國人民的根本利益為目標,以“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為宗旨,形成了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
張裔炯介紹,中國的民族政策主要有5個特點:堅持民族平等,保證各民族平等參與國家事務的管理,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權利和利益,禁止對任何民族的歧視和壓迫;維護各民族大團結,尊重和保護各民族的風俗習慣和信仰自由,在全社會深入廣泛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和創建活動;實施民族區域自治,在國家的統一領導下,對少數民族聚居的地方實行區域自治,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支持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加快發展,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推進實行興邊富民行動,對西藏、新疆等地進行對口支援;保護和弘揚民族文化,堅持發展少數民族文化事業,搶救和保護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扶持對少數民族醫藥的開發和應用。
“一個國家民族是否團結,一個國家對少數民族的權益是不是實施了真正的保護,重要就是對他的文化和歷史的重視,我們就是這樣做的,而且得到了全國一億多少數民族群眾的歡迎和支持,他們正和各民族兄弟一起,為實現“兩個一百年”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努力奮斗。”張裔炯說。
▲▲▲中國一如既往反對達賴竄訪藏傳佛教是宗教中國化典范
在回答鳳凰衛視記者對達賴喇嘛竄訪的態度和宗教中國化的提問時,張裔炯表示,中國政府將一如既往反對他以任何名義到世界各地竄訪,反對世界上任何國家的政府和組織,以任何名義接待、接見達賴。我們認為,這是對中國人民感情的重大傷害,也是對他們只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的背離。希望世界各國政府謹言慎行,要充分考慮與中國的友誼、對中國主權的尊重。
張裔炯介紹,宗教的中國化方向既是政府的責任,也是宗教團體的責任,同樣也是宗教職業者的責任。世界上任何宗教從產生、發展到現在,都有它自己的規律,但其中有一條是非常明確的,宗教要生存和發展,一定要和當時的國家所處的社會階段以及發展趨勢相融合。藏傳佛教誕生在古老的中國,是有中國特點的宗教,本身就是中國化的典范。我們積極引導藏傳佛教中國化方向,是希望藏傳佛教在發展中,進一步吸納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成分和營養,滋潤藏傳佛教發展,推動藏傳佛教作出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闡釋,也是藏傳佛教自身健康發展的需要。
▲▲▲海外統戰秉承習近平同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
在回答美聯社記者關于海外統戰工作的提問時,張裔炯表示,海外統戰工作積極貫徹習近平同志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始終堅持公開合法、互利共贏,歷來把尊重海外僑胞住在國法律法規和利益關切作為前提,把對中國、僑胞住在國和外僑胞都有利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在這方面,我們的做法與其他主要大國對待僑民的做法是基本一致的,符合國際慣例。
“如果說存在什么差別的話,那就是我們更加尊重僑胞住在國的法律、利益和感受,更加重視僑胞在住在國的長期生存和發展需要,更加強調在工作中增進雙邊關系和中外人民之間的了解和友誼。”張裔炯說。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中央統戰部領導 統一戰線 答記者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