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2017國際文物保護裝備博覽會開幕 水下考古成“吸睛”點
2017國際文物保護裝備博覽會濟南開幕 水下考古成“吸睛”點
中新社濟南10月20日電 (曾潔 李欣)來自中國、德國、意大利、加拿大等國的200余家單位攜最新文物探測、修復、保護裝備20日亮相在濟南舉行的2017國際文物保護裝備博覽會,水下考古設備成“吸睛”點。
“潛力層剖面儀”“水下三維激光”……大量吸收信息、數字、物理、化學等多領域最新科技成果的水下考古探測設備成為本屆博覽亮點。參展商李太春是德國水下探測設備的中國“代購”,他介紹,目前水下探測技術已將人類考古的“觸角”伸向湖泊與海洋,可以用聲波探測古跡方位,用激光掃描遺跡破損情況,還產生了潛水員導航器、水下運動相機等便攜式裝備。
來自德國科技展覽公司的副總經理漢斯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德國制造業為文物考古探測、保護、修復提供了技術支撐,目前不少德國公司已與中國文物保護裝備企業形成穩定合作,共同促進技術融合,為文物考古提供更多便利。
專為中國書畫文物設計的“最強書畫修復工作臺”也亮相當天博覽會,迎合了許多文物修復機構的迫切需求。北京的文物修復科技公司展出了長3米、寬1.5米的書畫修復設備,不僅可以用云臺放大書畫局部,還可以視頻記錄修復過程,并具備數字操控臺。這臺儀器價值80萬元人民幣,目前已獲得河南、山東、湖南、天津等多地文物修復機構的訂單。
除文物探測、文物修復裝備外,多家參展商在文物保護和儲藏方面也展開“比拼”,祭出以±1℃的最小溫差保證精確性、遠程手機客戶端調控溫濕度、對儲藏柜中的每一件文物進行獨立數據分析和檢測等“絕活兒”。
國際博物館協會副主席、中國博物館協會副理事長安來順說,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中國新型制造業蓄勢待發,文物保護裝備領域融合多種先進技術,促進了文物事業的現代化、可持續發展與科技進步和產業發展相結合。
該博覽會將持續到22日。(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水下考古 文物 保護 國際文物保護裝備博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