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齊白石生命中的最后一幅畫
(原標題:齊白石生命中的 最后一幅畫)
再耀眼的明星也會有隕落的時候,大師終究會離我們而去,而留下的傳世珍品,更多是一種精神在流傳。1957年9月16日,齊白石走了,留下了一幅幅珍貴的畫作,供后人欣賞。齊老作過的畫簡直太多了,而在他生命中最后的這幾幅畫作,卻顯得意味深遠。因為這最后的幾幅畫,真可謂是神來之筆,登峰造極——
由于新中國的成立,國家不再飽受戰亂,國家開始和平,全國人民歡欣鼓舞,而此時的齊白石,也終于可以擺脫清苦的生活,安享晚年了。這時的齊白石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歡迎和愛戴,上到國家領導人,下到百姓孩童,都對他十分崇敬。齊老更是在這個時候作了很多的畫作,不管腿腳多么不便,他都堅持每天畫上幾筆,以充實自己的晚年生活,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
齊白石逝于1957年,就在這一年,齊白石創作了生命中最后的幾幅畫,雖是腿腳不便,身體已經極度衰弱,但是依然能看出,老爺子的畫依舊那么充滿活力。
齊白石生前發表的最后一幅作品是《風中牡丹》,畫中的牡丹似花非花,似葉非葉。風從畫外吹來,花葉舞動著波浪般的韻律,絢麗的色彩,靈動的姿態,洋溢著燦爛而又濃郁的生命力。
面對這樣一幅畫,后來齊白石的孫女齊秉正曾經說道:“你看他最后那幅牡丹,他是用靈魂在畫,沒有梗,上邊一朵花,底下全都是葉子,但是你會覺得葉子非常非常的茂盛。”這幅畫的氣韻和齊白石的其他代表作相比起來有很大的不同,但也許這幅畫,才是齊白石靈魂深處的真實寫照。
齊白石的《葫蘆》,被稱為是齊白石的絕筆,據說當時齊白石為了畫這幅畫,一天早晨起來,沒有人攙扶,他自己從臥室踉踉蹌蹌地走進畫室,站在桌前,擼起袖子,畫下了這一幅畫。據畫家李可染回憶,當時的齊白石已經是老糊涂了,“九”字不知道該怎么寫,到了“歲”就直接寫錯了,只能夠憑自己的直覺畫畫,即便是畫了一輩子的畫,但是到最后由于體力和腦力的不支,實在是畫不出來了。齊白石一開始用黃墨去畫葫蘆,畫下正確的一筆,一大一小,一前一后,一上一下。但當他接著去畫葉子的時候出錯了,把葉子順即也畫成了葫蘆,且葫蘆留白處冒出兩筆淡墨,就好像葫蘆被打了兩個洞。當畫藤蔓時,又恍惚了,畫著畫著又成葫蘆了。齊白石老人在做這幅畫時已經是精力透支了,能畫出樣子來已經實屬不易了,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其實齊老畫的這幅畫是別有一番風韻在的,比如說他畫的藤蔓,這藤蔓真是絕了,能夠在不知不覺中畫出葫蘆的成熟、滄桑,把經過風吹雨打后形成的那種彎曲,表現得淋漓盡致。
連李可染后來都說,齊白石的這幅畫最絕的就是這藤蔓,用筆用墨堪稱是神來之筆,是神在走,而不是筆在走。這幅畫筆墨中蘊含的精氣神已經超越了白石老人本身的身體狀態,是一種修養在純粹自由自然自在自為的狀態下釋放。面對這樣一幅畫,鄒佩珠先生甚至說,如果長期不看這幅畫,就像生了一場病一樣,看完這幅畫,精神頭也足,人也興高采烈了。
最后那兩幅畫,到底哪一幅才是齊老的絕筆,至今依然存在著很大的爭議。據齊白石的家人回憶,齊白石在生命的最后時刻,經常會顫顫巍巍地走到桌前,拿起毛筆,蘸上紅色顏料,在紙上畫下牡丹圖,齊白石在生命最后的那段時光,是非常愛畫牡丹的,牡丹的那份鮮艷是他非常喜歡的。所以齊白石的家人把牡丹作為他的最后一幅畫作。
但另有一種說法,說齊白石的最后一幅畫是葫蘆,因為齊白石在畫中有題款“九十八歲”,比《風中牡丹》的題款大了一歲,但有人反駁說那是齊白石的筆誤,齊白石逝世時是九十七歲。
但從我看來,那幅《葫蘆》更像是齊白石的絕筆,因為牡丹還可以看出筆的力度,但是葫蘆已經沒了力度了,并且還有筆誤寫錯年齡,應該《葫蘆》是絕筆,但也不能排除一點,那就是齊老爺子回光返照,畫下最后那幅英姿颯爽的《風中牡丹》。
編輯:楊嵐
關鍵詞:齊白石生命中的最后一幅畫 齊白石最后一幅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