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參政議政 參政議政

九三學社中央科學座談會聚焦文物考古與絲綢之路

2017年10月16日 10:24 | 作者:叢彬 謝磊 | 來源:九三學社中央網站
分享到: 

為期兩天的九三學社中央第十四次科學座談會10月12日在銀川閉幕。會議圍繞“文物考古與絲綢之路”的主題展開深入研討與交流。全國政協副主席、九三學社中央主席韓啟德出席會議并講話。九三學社中央常務副主席邵鴻,副主席賴明、叢斌出席會議。

韓啟德指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中共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其發展速度之迅猛超出人們想象,“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廣泛認同、反響熱烈,國內各方面各部門盡全力投入其中,眾多項目落地實施、合作發展勢頭良好。舉辦這次科學座談會,旨在從考古學角度,通過廣泛深入研討,發掘絲綢之路的信息和特點,補充文獻記載的不足,豐富絲綢之路史的內容,使文物考古成果為絲綢之路研究充分利用,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歷史借鑒和文化支撐。

韓啟德強調,理解“一帶一路”建設要從更宏觀角度,站在整個人類文明的高度去看待。從工業革命至今可以清晰看到,無論是資源環境問題,還是經濟社會問題,世界各國都是相互關聯、彼此影響的。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站在人類文明制高點,以相互依賴、利益交融、休戚相關為依據,以和平發展與合作共贏為支柱,從歷史的廣袤視角和人類長遠發展的高度出發,描繪了國際關系發展的美好前景。運用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指導“一帶一路”建設,既有歷史傳承,也有現實意義。

韓啟德指出,中華文明具有多民族融合的特點,漫長的歷史發展形成了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絲綢之路”上展開的文物考古工作,其諸多成果印證了這種多民族融合的進程一直持續。研究“絲綢之路”可以從歷史角度更好地理解“中華民族”的概念,凝聚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磅礴力量。

韓啟德強調,“一帶一路”建設要注重人文交流。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歷史上有著非常多的民族交往融合,彼此文化中都有互相學習借鑒的因素。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加強人文交流是重要條件。這方面需要人文社會科學工作者共同努力,凝聚文化共識、提升情感認同。

寧夏回族自治區政協原副主席、寧夏大學原黨委書記、校長陳育寧,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史金波,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所長張柏春,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長朱巖石,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復旦大學科技考古研究院院長袁靖,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聶鴻音,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副主任、研究員宋建忠,九三學社社員、西安曲江藝術博物館館長、陜西省歷史博物館原館長周天游,九三學社社員、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王輝,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主任朱泓,首都師范大學歷史學院教授、長江學者李華瑞,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院長、長江學者杜建錄,九三學社社員、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副院長彭向前在會上分別圍繞絲綢之路文物考古研究、中西方文化交流歷史和考古學研究、西夏學研究、海上絲綢之路研究等內容做主題發言。

寧夏文物考古所所長羅豐,九三學社社員、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副館長熊昭明,北方民族大學文史學院院長楊蕤,九三學社社員、寧夏大學人文學院副院長楊浣,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學與人類學研究所研究員孫伯君,寧夏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張玉海,九三學社社員、復旦大學文物與博物館學系教授、國土與文化資源研究中心主任杜曉帆,九三學社社員、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研究員張小平,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研究員段玉泉,陜西師范大學西北研究院副研究員肖愛玲,寧夏大學西夏學研究院副教授佟建榮,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員陳巍,廈門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周運中等在討論環節交流了研究成果。

中共寧夏回族自治區委常委、統戰部長白尚成在開幕式上致辭。

九三學社寧夏區委主委馬秀珍,九三學社中央副秘書長兼參政議政部部長趙勇,九三學社中央組織部部長楊玲,九三學社中央參政議政部副巡視員張瑛等40余人參加座談會。(文/叢彬 攝影/謝磊)


編輯:李晨陽

關鍵詞:九三學社 考古 絲綢之路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国产综合一区 | 一本久久免费视频 | 中文字幕日本一区二区 | 最新亚洲精品国自产在线 | 日韩精品第一页 | 夜夜38亚洲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