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改變世界的“融”與“合”——中國與世界經濟關系的四大變化
新華社北京10月15日電題:改變世界的“融”與“合”——中國與世界經濟關系的四大變化
新華社記者康逸 劉麗娜
“主動融入世界”,幾年前,國際人士常用這樣的語句描述中國經濟。“與中國合作,搭乘發展的快車”,今天,人們更愿意這樣看待中國。
“來而不可失者,時也;蹈而不可失者,機也。”近年來,中國抓住了世界經濟格局變遷的時機,順應國際關系變革的大勢,自身實力由“大”到“強”,面向世界以“融”促“合”。
——貿易關系:從“生產”主導到“市場”發力
“過去30多年,中國等國家開始更深度融入全球貿易體系,這一進程產生了深遠影響。”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拉加德在11日的講話中這樣說。這家世界經濟權威機構今年已經四次調高對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測。
曾經,“世界工廠”意味著中國在全球價值鏈的低端生產。如今,它早已有了新內涵。在生產不斷升級的同時,中國自身市場的力量越來越讓世界驚嘆。
世界經濟論壇最新發布的《2017年全球競爭力報告》顯示,中國在“市場規模”指標上的競爭力位居全球首位。該論壇經濟學家蓋格爾說,這一指標涵蓋中國國內市場和出口市場。其中,國內市場需求拉動明顯。
“擁有13億多人口的中國是如此龐大的市場,即便是網上訂餐和美甲這樣市場的規模也可能超過一個小國的整個汽車業。”英國《經濟學人》雜志這樣觀察。
過去5年,中國進口總額居世界第二位,在整體下行壓力較大背景下,為世界經濟復蘇作出了突出貢獻。預計未來5年,中國將進口8萬億美元商品,出境旅游將達7億人次,如此市場對世界經濟增長的意義不難想象。
——投資關系:從“引進為主”到“雙向并重”
吸引和利用外資曾是中國面向世界經濟的一個重點。近年來,在繼續保持引資優勢同時,中國資本正向世界穩步邁進。
數量從小到大,質量從低到高,領域從窄到寬,預計未來5年,中國將吸收6000億美元外來投資,對外投資總額將達7500億美元……中國已經從注重“招商引資”過渡到“引投資并重”,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過去幾年,中國經濟開放層次不斷躍升,中國政府積極利用外資,減少準入限制,縮減負面清單。吸引外資的結構和質量也持續優化,外商投資向高端產業集聚。2016年,中國高技術服務業實際使用外資比上年增長86%。
同時,中國對外投資也在快速增長,由單一的綠地投資向跨國并購、參股、境外上市等多種方式擴展,中國正通過投資為全球經濟輸送能量。據聯合國貿發會議數據,2016年,全球對外投資下滑2%,但中國對外直接投資勁升44%,達1830億美元,是世界第二大對外投資國。
日本愛知大學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研究員李博認為,中國對外投資模式已從“授人以魚”向“授人以漁”轉變。在保護主義傾向抬頭背景下,中國通過擴大對外投資,積極推動世界經濟合作,作出巨大貢獻。
——創新關系:從“模仿跟從”到“爭先領跑”
唯一闖入二十國集團國家創新競爭力排名前十的發展中國家,國內發明專利擁有量破百萬,今年以來世界三分之一“獨角獸”公司的誕生地……5年來,中國日益崛起為世界創新版圖中的“重要一極”。
從過去長期引進模仿先進技術,到如今推動原創、強化創新驅動、優化創新環境、集聚創新資源,“中國智造”方興未艾,中國在創新領域與國際競技中從“跟跑”到“并跑”,甚至在一些領域實現了“領跑”。
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大學斯圖爾特商學院教授哈伊里·圖爾克看到了創新領域的“中國之變”。他說,中國大力提倡企業家精神,并通過巨額財政引導資金幫助企業家發展。“在全球看,沒有哪個國家能有這樣的力度”。
巴西中國問題研究所所長羅尼·林斯說,中國推動創新成果落實的執行力極強,這使經濟增長獲得內生動力,對世界具有啟示。
——理念關系:從“吸納學習”到“合作互鑒”
創設亞投行、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提出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經濟治理理念,倡導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近年來,中國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備受世界矚目,很多發展中國家從“向西方取經”轉向“到東方探寶”。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是對中國發展實踐的科學指引,也為推動世界經濟合作貢獻了中國方案。
“今天全世界開始重新思考,在全球化遭到逆流時,中國經濟政策對世界具有的現實及未來意義,”日本杏林大學教授劉迪說,“中國善于學習、勇于實踐、大膽創新的經驗,對21世紀世界諸多問題的解決具有啟示。”
海外觀察人士指出,中國經濟的發展經驗、中國經濟的治理理念既融入國際社會,又不依附于西方;既借鑒人類優秀文明成果,又堅持獨立自主;既促進順勢的發展,又顯現承壓的韌性。展望未來,中國經濟與世界的互動交融必將不斷走向深入并帶來累累碩果。(完)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中國 世界 世界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