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莫讓“被迫報廢”主導了消費

2017年10月13日 13:35 | 作者:杜一菲 | 來源:人民日報
分享到: 

放眼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人臉識別、無線充電、虹膜掃描等新技術不斷推動產品更新換代,手機性能越來越強大,新產品發布周期越來越短。伴隨著各大公司不斷推出新產品,消費者似乎一直處于手機更新換代的“沖動期”。

但英國巴克萊銀行近期的一項調查顯示,雖然有77%的受訪者選擇在購買新智能手機后的兩年內更換設備,且有41%的人選擇在一年內就換新手機,但電池的續航能力是受訪者換手機的首要原因,對新款屏幕或者更多炫目功能的需求卻排名墊底。

層出不窮的新技術和令消費者懊惱不已的硬件使用短板,像是“貼心”地為顧客留好了及時換掉它的理由。新手機常常還沒用多久,耗電快、存儲空間不足、系統升級后難以兼容、零部件損壞等讓人頭疼的毛病就接踵而至。歐洲環保機構指出,電子設備的壽命正在呈下降趨勢,用戶幾乎只能“被迫”更換設備。

這不得不讓人聯想到“計劃報廢”策略:在設計產品時有意限制其使用壽命,通過提高產品“換新率”來刺激消費獲得利潤。上世紀20年代,德國歐司朗、英國聯合電氣工業、美國通用電氣等世界頂尖的電燈泡制造商聯手,人為將電燈泡的使用壽命降低到1000小時,就是“計劃報廢”中最著名的例子。

如果每一個燈泡都能像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利弗莫爾那個消防站的燈泡一樣亮100年,制造商可能的確會陷入困境。從企業經營角度來看,研發者想方設法賣出更多產品無可厚非。但問題在于,過度追求經濟效益帶來的社會影響和環境壓力卻沒有得到足夠的考量,甚至被無視。

伴隨著電子產品使用周期的縮短,電子垃圾迅速增長。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的數據顯示,全球每年產生的電子垃圾在4000萬到5000萬噸之間。這些電子垃圾中含有重金屬和危險化學物質,處理不當將對環境造成嚴重威脅。而制造商為提高消費者更換頻率,將產品設計得越來越難拆卸,使本來就由于技術原始、成本高昂而推進緩慢的電子產品回收變得難上加難。

企業對環境的有限綠色擔當與其巨大的產品銷量造成了明顯反差。不久前,美國維修聯合會發布報告,指責蘋果、黑莓、索尼等公司阻礙綠色電子產品標準的制定。由于技術創新的周期遠超標準的更新,很多原有電子產品的綠色標準如今已不適用。電子產品制造商在制定標準的機構中席位眾多,為避免影響銷售和加大產品設計、包裝和維修回收的成本,他們“正阻止一系列有意義的標準更新,讓新標準形同虛設”。

一邊是地球資源環境面臨“欠費”、寅吃卯糧,一邊是企業加大馬力、過度營銷,這樣的發展令人擔憂。在西班牙《經濟學家報》網站預測的2050年引領全球市場的六大投資趨勢中,負責任的社會投資是重要一項。承擔起社會責任,將可持續發展理念貫穿產品的前世今生,同樣也是企業自身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重新審視由過度消費驅動的發展模式,關注背后所付出的隱性成本,企業發展需要多些大格局。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消費 手機 產品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本亚洲欧洲无免费码在线 | 日本亚洲中文字幕精品 | 亚洲乱码视频在线观看 |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 | 亚洲无线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