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看點 看點
貴州:交通引出致富路 荒坡變成花果山
金秋十月,貴州山區的稻田已泛出金黃,成片的果園將青山裝扮得當。隨著近年來農村交通和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昔日偏僻村寨“搖身一變”轉型發展觀光農業、旅游業,一條條瀝青路將“真金白銀”送進了貧困村。
落后的交通狀況曾牢牢鎖住貴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雙谷村村民的致富路。
2014年,當地政府對雙谷村道路進行了拓寬改造,并著力打造特色農產品。雙谷村村委會主任姚其學說,經過3年加速發展,全村現有梨、葡萄和楊梅等經果林2.1萬多畝,年產水果1300噸,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11680元。
走進萬畝果園,村民王志能正在自家地里摘梨。“以前從雙谷到都勻市,50多公里路程要走四個小時,而現在50分鐘就到了。”王志能感嘆交通建設帶來的福利。“道路拓寬,大貨車就能開進來,再也不愁‘有產量沒銷量’了。”
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縣宣威鎮烏羊麻苗寨,距離公路不過2.5公里,可長久以來,出寨只有一條曲曲折折的泥巴路,人車通行十分困難。
宣威鎮黨委書記王代平說,以前村民不敢養豬,“因為不通路,沒人愿意進寨收購生豬”。家家戶戶以種植水稻、玉米和外出打工為生。
2015年9月,貴州啟動農村公路建設“三年會戰”,明確到2017年徹底疏通“毛細血管”,打通貧困地區交通基礎設施“最后一公里”。今年,一條4.5米寬,可通行50座大客車的柏油路修進了烏羊麻苗寨。藍莓、烤煙、中藥材、鋅硒米……鄉親們聞所未聞的“稀罕物”在宣威鎮的土地上扎了根。
采摘季節剛過,宣威鎮光明村的村民王慶就把自家50畝的藍莓果園擴建到了200畝。
在王慶看來,種藍莓最擔心的就是運輸問題。“藍莓太嬌貴,在土路上顛簸,沒兩天就要變質。”想起以往運輸的損耗,王慶還是感到痛心。“現在走柏油路,又有冷鏈車,果子運到廣西、廣東還是新鮮的。”他買了兩輛車搞起運輸,如今每畝地能有4000元收入。
公路不僅為土地注入了活力,更為村民帶來了新的增收渠道。當地依托烏羊麻的秀麗山水和濃郁的民族風情,農旅結合,打造旅游產業,游客接踵而至。
“節假日來玩,得提前預訂才行。”烏羊麻苗寨農民楊啟江算了一筆賬,春節至今,他家的農家樂已經接待了30余個旅游團隊,純收入可達14萬元。“以前種地每月收入只有幾百元,打工時認識的老板讓我回深圳,月薪10000元,我沒答應。”楊啟江說。
“去年宣威鎮人均純收入達到10500元,平均每兩戶就有一輛機動車。在以前這是想都不敢想的。”王代平難掩激動的心情。
記者從貴州省交通運輸廳了解到,截至2017年8月底,貴州新改建農村公路3.61萬公里,已實現98.4%的建制村通瀝青(水泥)路,到年底可完成100%建制村道路暢通的目標。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貴州 交通 致富 引出 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