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引金融“活水”澆灌縣域“沃土”
湖北省政協召開常委專題協商會聚焦縣域金融創新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也是推動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人民政協報記者 毛麗萍 焦陽
湖北省政協近日召開常委專題協商會,省政協常委、委員與省直有關部門、部分金融機構負責人,圍繞“加快縣域金融創新,推動縣域經濟發展”議題,面對面協商交流。
網絡圖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也是推動縣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湖北省政府金融辦主任段銀弟介紹說:“湖北省從2015年開始在全國首創實施縣域金融工程,大力推進農村合作金融創新試點,全省縣域的融資總量、融資結構和金融服務質量均有明顯提高和改善,服務縣域經濟的能力明顯增強。”
然而,縣域金融仍然是金融體系中的薄弱環節,相比城市金融,困難更多、問題更大。會前,省政協副主席肖旭明率省政協委員進行專題調研。“調研發現,湖北省縣域金融面臨著金融產品創新的力度及深度不夠;存貸比偏低,信貸投放不均衡;風險防范等問題亟待破解。”省政協常委楊明福代表省政協經濟委員會發言直指問題。
推進金融資源下沉,本質上就是大力發展普惠金融。省政協常委劉冬姣提出,盡快制定完善湖北普惠金融發展規劃,出臺具體的實施意見;探索完善監管協調機制,制定差異化的監管政策,從金融機構層面加快制定普惠金融發展計劃,探索建立區域跨部門普惠金融數據的共享機制。
隨著商業性金融機構的經營戰略與職能定位的轉移,農村融資難的狀況將進一步加深,而在現行制度下,試圖單純依靠商業銀行來緩解農村融資問題難以實現。省政協常委李燕萍認為,農村新型合作金融應是湖北省農村融資發展的現實選擇。
湖北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黨委書記、理事長李亞華回應說:“湖北省枝江市、鄂州市已成功探索了一些有益模式,走在了全國前列。截至6月底,湖北省在10個試點縣市區搭建農合聯金融創新平臺,目前已發放涉農貸款18.26億元。”
李燕萍建議,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建立風險防范監管體系,嚴格把握準入標準,健全金融服務體系,進一步激活農村金融市場。
“能不能建立政策性的中小微企業銀行?”省政協常委羅鷹提出,鼓勵地方政府設立政策性的中小微企業銀行,借助地方信息優勢提供信用擔保和分散風險,形成政策性融資支持體系和商業銀行體系相互銜接、相互補充的金融服務體系。
省政協常委陳純星提出,發揮多層次資本市場作用,著力推動中小微企業多渠道融資,建立省、市級產融結合要素平臺和行業產權交易平臺,進行人才、項目、資金、技術的交易,促進行業內的產權流動。
農村擔保和保險業務發展滯后,縣域金融風險防控體系不完善,信用體系急待完善,非法集資風險防控形勢嚴峻,給縣域金融監管提出了新的挑戰與考驗。為此,省政協委員林穎建議,切實發揮地方政府在金融生態環境中的主導作用,加大對金融勝訴案件的執行力度,強化擔保公司與銀行的戰略合作,統籌金融資源,促進銀企信息對流與信息互通;建立社會失信人員公示制度,定期進行公開曝光,將社會信用體系建立納入到各級政府年度工作目標考核范圍。
宜都市政協主席宋化力結合實踐建議,加強網格員隊伍建設,推進信息資源的深度融合,搭建好網格化大數據平臺,建立科學的激勵約束,優化網格布局,讓金融網格化在農村地區“落地生根”。
湖北省政協主席張昌爾提出,縣域金融創新是一項政策性強、專業性強、涉及面廣,并且很具緊迫性的綜合性創新工程,政府、銀行、市場主體要各擔其責,形成合力,努力營造縣域金融創新發展良好環境,為加快湖北省縣域經濟發展和“建成支點、走在前列”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金融 湖北省 政協 縣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