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中國雕塑這五年:為時代發聲 為歷史塑像

2017年09月26日 17:54 | 作者:黃宗賢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分享到: 

原標題:為時代發聲 為歷史塑像(逐夢這5年)

中國現代雕塑,在吸收外來藝術語言的同時,始終與中國社會的現實、歷史變革緊密聯系在一起,蘊含濃郁的時代氣息,彰顯鮮明的中國氣派。作為重要藝術門類,由于與公眾、城市、公共空間有著緊密關聯性,因而在當代藝術體系中,雕塑往往又是置于公共空間中的公共藝術的主體。進入新世紀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文化繁榮、新型城市建設步伐推進,雕塑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地位更加凸顯。在新的時代語境中,雕塑家創作熱情高漲,創新意識與文化自覺加強,中國當代雕塑同其他藝術門類一樣異彩紛呈,展現一派勃然生機,也呈現新的發展趨勢與特點。

溫存歷史文脈

雕塑向來與建筑和城市空間有著緊密聯系。在城市空間中,雕塑不僅可以起到點綴、裝飾的美化作用,更具有承載文化記憶,溫存歷史文脈,提升城市文化形象的功用。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上指出,城鎮建設“要融入現代元素,更要保護和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延續城市歷史文脈”。城市的人文精神與歷史文脈,是城市魅力所在。城市空間中的每一代人乃至每一個人,都是歷史鏈條中的生命體。追溯歷史,溫存文化記憶,是人之精神需求,也是當今包括雕塑在內的公共藝術承載的重要使命。

如何用雕塑這種藝術形式彰顯城市文化精神,延續歷史文脈,成為近些年許多城市在城市再造、提升城市形象過程中考慮的重要現實問題。不少城市對于舉辦全國性乃至國際性的雕塑展覽頗有熱情,甚至將城市雕塑展打造成為城市文化名片。

近五年來,從東部大城市到西部三線城市,都舉辦了一些頗有影響的雕塑藝術展或藝術節,如“深圳(坪山)國際雕塑展”、山東濟南“中國姿態·中國雕塑大展”,以及山西“大同國際雕塑展”等定期性展覽以及專題性雕塑展。這些雕塑展覽活動,無疑對充實城市文化內涵、提升城市文化形象、擴大城市知名度發揮了有效作用。如“2016國際雕塑展·中國上海”,便明確其意義在于,以推進上海市“公共藝術與城市發展”為方向,進一步研究公共文化在城市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討公共文化如何推動城市可持續發展和提升居民生活品質。

如果說雕塑展示活動體現了打造人文城市的愿景,那么近五年的雕塑創作,在倡導文化自覺、自信、自強的語境下,出現了一批弘揚中華優秀文化傳統、喚起文化記憶、以歷史題材講述中國故事的精品力作,如第十二屆全國美展上的《延安魯藝的一天》《東方欲曉》,中華文明歷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中的《中華醫學》《元四家造像》《郭守敬》《湯顯祖與明代戲劇》等作品。這些作品,以不同的藝術形式與語言,表述、追憶、詮釋國家、民族和不同城市的歷史、文化、精神,表達出對歷史的尊重與對文化傳統的自信,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公眾在觀賞這些作品時,不僅被美的形態感動,還被蘊含其中的獨特文化品格和精神力量所震撼。

城市空間被藝術化的同時,藝術也被歷史化,被時間化。由此,雕塑也好,壁畫也好,或者其他視覺藝術形態,作為公共藝術,都以歷史文化的創造性轉化,承載起更豐富的文化信息,儲藏更深刻的歷史記憶,凝聚對未來的憧憬。由雕塑藝術營造的場域,也構筑起一種新的歷史性的、文化的、詩意的、情感性的生命空間。無疑,雕塑藝術在習近平總書記“要保護和弘揚傳統優秀文化,延續城市歷史文脈”的指示精神激勵下,在弘揚傳統文化,增強文化自信,提升城市文化品格與形象方面,必將發揮更大的作用與價值。

搭建互動平臺

作為一種介入空間的藝術,雕塑不僅僅建構藝術與城市環境匹配和諧的表象關系,更重在建構藝術與歷史、藝術與時間、藝術與空間的對話關系。

傳統的公共空間的雕塑,多為紀念性雕塑。紀念性雕塑與公眾的關系,往往是仰望、被觀賞的關系。近幾年,以雕塑為主的公共藝術,力求消解藝術與公眾之間的距離,打破藝術與觀賞者之間的界限,引導觀賞者更主動地參與藝術活動,讓公眾介入藝術,讓藝術融入生活,讓藝術的“人民性”在作品形式與內涵上得以充分體現。

這五年來,許多雕塑家不再囿于自我情感宣泄和個性張揚,而是在突破藝術的神秘性、突破博物館的空間阻隔等方面努力,更加重視藝術與公眾互動,力求搭建公眾與作品之間互動對話的平臺。這種互動,往往以題材生活化、內涵平實化與情感大眾化、形式通俗化等方式來實現。

所謂題材生活化,就是突破傳統公共藝術紀念碑式邏輯,把公眾日常生活納入藝術表現范疇,縮短藝術與公眾間的距離,讓公眾獲得一種親切感。如蕪湖雕塑公園《漁歸》、天津鼓樓《泥人張》、深圳雕塑展《奔小康》等作品,都以平實化、大眾化的藝術形式和題材,讓藝術貼近公眾,讓公眾親密接觸藝術、感受藝術。所謂內涵平實化與情感大眾化,就是關注和傳達普通人的情感,追求一種與生活零距離的情感表達。通過公眾熟悉的普通人形象與日常情感表現,公眾在偶然、不經意的審視中,獲得一種親切感,甚至觀照到自身,從而消解了公眾與作品之間的時空與心理距離。

藝術之于公眾,不再是彼岸世界的精神盛宴,不再是難以企及的精英的理想表征,更不是充滿勸導意味的視覺形式,而是公眾可及的此岸天地,是公眾自身生活或身在其中的現實生活的藝術再現。藝術與生活、藝術與百姓之間不再“隔山相望”,呈現一種親近關系。雕塑藝術,成為一種營造和諧氛圍、增強文化活力的藝術形態,成為一種民眾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

重構物我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城鎮化和新農村建設時,多次諄諄教誨各地各級領導干部,在經濟發展和城鎮化進程中,一定要“留得住綠水青山,記得住鄉愁”。這生動形象地表達了黨和政府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鮮明態度和堅定決心,為經濟發展和新型城鎮化建設指明了正確方向。生態文明建設,既包含社會生態、文化生態,也包含自然生態。在城鎮化進程中,把握不好這三者的關系,容易造成人與自然疏遠,甚至形成一種緊張關系。重構人與自然的關系,創造更美好的生態文明,是人類面臨的重要課題。在修復人與自然關系、構建生態文化,已經成為一個公共話題的當下,雕塑藝術也有責無旁貸的擔當。

近五年,中國雕塑家的生態文化意識更加自覺,他們在創作中表現出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反思,以及重構人與自然新關系的熱情,以獨特的藝術形式引發人們的關注與思考。可以說,對生態問題的關注,對人與自然關系的審視,已經成為整個中國當代藝術表現的一大主題。

雕塑在思考人與自然關系、關注人的生存狀態方面,做出了敏捷反應。不少雕塑家持續關注自然與城市化關系問題,不斷以新的藝術形式,開啟對傳統自然和諧觀在工業化、城市化進程中被消解、濫用的反省。批判、反思的同時,藝術地再現自然,以虛擬形式營造具有濃郁自然氣息和田園牧歌式的視覺圖像,表達人們返璞歸真的審美理想,重溫人與自然的親和感,也成為包括雕塑在內的公共藝術表現的重要內容。在“中國姿態·中國雕塑大展”上,在蕪湖雕塑公園里,許多地方都可以看到雕塑家為重構人與自然關系所做出的努力。例如,第五屆中國國際建筑藝術雙年展將主題確定為“美麗中國——我的城市,我的家”,展出的《七彩云樹》以中國傳統木建筑結構框架,匯聚4000片印有七種彩色網點的透明薄片,通過空間變幻,混合出自然漸變的彩云般絢麗的夢幻色彩,表達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城市與自然關系的再思考。

還有不少作品通過自然和動物形象,表達都市人向往、追求的生活方式。對自然或運動中的人物的表現,將人來自自然、回歸自然的情感與心靈訴求,表達得形象生動。也有一些雕塑,將材料性能作為表象因素,在形象塑造中保持了對自然材料的充分尊重。隨材賦形,大圭不琢,形象似是而非,卻為不似之似的雕塑,充滿文化和生命張力,表現出雕塑家應有的時代擔當。

熔鑄中國氣派

今天的雕塑,概念與內涵不斷拓展,已經遠遠超出傳統雕塑范疇。

就雕塑的材質與媒介而言,已是豐富多樣。雕塑家充分發掘新材料、新媒介,拓展雕塑的表現力。當代雕塑藝術如同一個實驗場,所有視覺手段都被調動起來,創造出一個個新的視覺空間和文化場域。

近幾年的雕塑,在藝術語言與風格上也不斷探索創新,呈現新的審美趨勢:由空間向時間延伸——將聲、光、電以及其他多媒體技術運用于雕塑創作,使空間藝術由靜態向動態拓展,在持續變換的動態中,加入時間意義,增強藝術沖擊力,生發現代審美的更多可能;由具象向非具象擴散,形成寫實風格、象征主義、抽象結構以及各種新材料、新媒介綜合運用,所構成的具有全新視覺效果的作品,在不同公共場域中共存互動,體現出開放、包容的新格局。

令人鼓舞的是,在多元化的中國當代藝術格局中,文化自覺意識在雕塑創作中高揚。雕塑家將中國傳統藝術的寫意精神融入雕塑語言與形態,不再拘泥于西方古典寫實主義藝術風格,也不在西方現代雕塑范式前亦步亦趨,而是以簡潔凝練的語言,表達形象的內在神韻,追求以形寫神、以形表意、形神兼備的藝術效果。無論在錢紹武等老一輩雕塑家的作品中,還是在黎明、李象群、吳為山、展望等中青年雕塑家的作品里,我們都能觸摸到中國藝術文脈,感受到民族雕塑傳統的濃濃氣息。

當然,看到這些年中國當代雕塑出現新特點、取得新成就的同時,還要清楚認識到,雕塑同其他藝術門類一樣,在創作中也存在諸如照抄西方當代藝術模式、自以為是的“創新”;迎合低俗趣味,表現情色內容,或者以精英自居,不顧及公共文化屬性的自我“把玩”,甚至在譏諷農民形象中自得其樂等不良傾向。這些現象有違中國藝術傳統,也與民眾對藝術的審美需求不相符,與構建具有中國氣派的當代藝術體系的時代要求相悖。此外,在一些城市建設中,廣場修建、城市雕塑等公共藝術的設置,成為“面子”工程,只看重外在形式。追求表面效果以及城市雕塑景觀的照抄照搬,導致以雕塑為主的公共藝術同質化傾向嚴重,富有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觀淡化或消失。破除此類現象,不僅需要創作者提升自身藝術修養與品格,更需要建立與完善公共藝術設計、遴選、實施的科學機制,發揮公眾的參與作用,形成藝術家、公眾與政府管理部門良好的合作互動關系,更好地發揮雕塑在城市文化塑造中的作用。

時代性、人民性與藝術性三者的融合,是中國現代雕塑在特定歷史條件下形成的精神品格,也必然是包括雕塑在內的中國當代藝術最重要的內涵和價值所在。我們相信并期待,雕塑界創作出更多、更好彰顯時代精神、滿足人民需求,更具中國特色、中國氣派的佳作。

(作者為四川大學藝術學院教授)


編輯:楊嵐

關鍵詞:中國雕塑這五年 為歷史塑像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字幕久在线 | 日韩欧美中文在线精品 | 日本精品你懂的在线观看 | 欧美亚洲国产aⅴ人妖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2023 | 亚洲欧美偷拍综合图区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