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月餅模具最早可追溯到宋朝
原標題:于進江萬里尋“餅印”
月餅模具俗稱月餅印,最早可追溯到宋朝。千姿百態的印模、豐富多彩的圖案,蘊含了古人樸素的思想情感和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收藏家于進江行走10萬公里,收集到3000余塊月餅模具,時間從明代至今跨越500多年。
村子拆了,但月餅模具還在
“月中仙桂”月餅模具發現于我國晉南地區。晉南自古以來經濟發達,文化底蘊深厚。精致細膩的雕刻紋樣,有一種典型的“晉南氛圍”——廣寒宮被描繪成院落之形,庭院深深有一種晉商大院的渾厚氣勢。規整的菱形地磚,寓意著生意平順,家族安康。玉兔搗藥象征著對長者康健的祝福,官人折桂象征著子孫及第的追求。遙想當年,一家老小,在中秋佳節,月圓之日,先祭祀祈福,后團圓共食。既是對先人的追思,也是對團圓的祈愿。分食的月餅味道和嫦娥奔月的故事留存在了孩子們的記憶里。
當于進江見到這款月餅模具的時候,時間已經過去了300多年。在一個現代化的村鎮人家中,一位老婦人拿出了這款模具。這是她夫家祖傳的老物件。樸實的老婦人說,早些年家里過中秋節還會用它打月餅。后來,孩子們長大了,就不做了。“年輕人喜歡吃花樣,咱們做的月餅都過時了”,老人說的時候一臉惆悵。
老家具里,找到明代寶貝
“鳳穿牡丹”是月餅模具中的一件難得的佳品,是于進江在舊貨市場一堆老家具當中偶然發現的,模具上落滿灰塵,有些裂紋。其造型獨特,具有雙把手形式。這種樣式在宋元時期比較多,明代以后就少了。此款是明嘉靖年間的作品,雕刻風格簡潔明快。畫面中的鳳凰在太陽的光芒下活靈活現。鳳穿牡丹的紋樣在明代早期的瓷器、服飾上較為流行。在這件模具上還留有墨跡題刻,記錄主家的姓氏、制作時間。可見在傳統月餅的制作上,也有為家族手工定制的。現如今,月餅制作很少再沿襲手工的習俗,月餅模具也離開了人們的視線。
月餅里有葫蘆,葫蘆里有嫦娥
這款民國制作的較為特殊的異形月餅模具“福祿同喜”,是于進江在多年前從一位藏家手中“換得”的。而交換的籌碼是當年還被視為“稀有品”的手機。葫蘆紋樣在古代備受推崇,但是作為異形葫蘆的月餅模具卻極為難得。而在紋樣的選取上,一般是“喜”字、“壽”字和“玉兔”,單獨的嫦娥玉兔卻很少見。不同于傳統的技藝,這塊模具將仕女圖的繪制技法融合其中。可見,在小小的一塊模具上也大有乾坤,無論是民間藝術品還是大師佳品,都是多元藝術元素融合的結晶。
如今,于進江正忙著籌備即將在798舉辦的“中國古代點心模具藝術展”。未來,他希望以月餅模具的形式,建立一個中國傳統糕點文化博物館。
編輯:楊嵐
關鍵詞:月餅模具最早可追溯到宋朝 月餅模具追溯到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