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使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綜述
新華社重慶9月21日電題:使母親河永葆生機活力——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綜述
新華社記者周凱、王賢、張紫赟
“不盡長江滾滾來”,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既是大地的生態綠肺,也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黃金水道。然而一段時期以來,重發展輕保護讓長江難以承受污染之重。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指引下,長江沿線11省市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優化產業結構、強化環保治理、統籌協調聯動,一張生態文明建設的“壯美畫卷”正在潑墨描繪……
嚴控新增“黑”“重”產業,從源頭端“綠化”
寧可要綠水青山,不要金山銀山。生態環境問題歸根結底是發展方式問題。黨的十八大以來,沿江11省市按照五大發展理念,“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嚴控新增“黑”“重”產業,從源頭端為長江減污增綠。
2016年以來,貴州25個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縣(市)落實生態發展與環境保護責任,通過建立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全力構建長江、珠江“兩江”上游生態屏障。
作為我國南方最大的產煤省,貴州省提出,到2020年,將形成全省煤礦全部為30萬噸/年及以上、基本實現機械化開采、全面實現智能化控制、穩定保障電煤供應和其他用煤需要、符合集約安全高效綠色要求的現代新型煤炭工業體系。
位于長江中游的湖北省黃石市,這座曾經的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如今正從“唯礦戀礦”向“生態立市”轉變:一方面“去黑”,先后關停“五小”企業1000多家,抓緊實現全域無落后鋼鐵產能、無煤炭生產企業;一方面“著綠”,引進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項目,實施工礦廢棄地復墾,保護工業遺址形成工業旅游新功能。
上海崇明島,由長江沖積而成,是上海市乃至長三角的重要生態屏障。今年6月23日,上海市人大表決通過了將崇明島建成世界級生態島建設的決定,通過立法保障崇明“生態立島”、綠色發展。
削減存量污染,強力修復生態
保護一江碧水,還需補齊環保欠賬,削減污染存量。近年來,長江沿線11省市重拳出擊,對岸線資源、飲用水源地、植樹造林等關鍵環節進行整治,強力修復長江生態。
長江經濟帶的高速發展對建材的需求巨大。一時間,長江岸邊碼頭林立、沙堆如山,非法采砂猖獗,對岸線破壞嚴重。一年多來,沿江地區重拳打擊非法碼頭、非法采砂,長江干線數百座非法碼頭被取締,一批碼頭被規范提升。
安徽省蕪湖市二水廠占當地供水量的近60%,而在其長江取水口上游180米處是中石化當地主要的供油碼頭。按照相關法律規定,飲用水源地不允許有與供水設施無關的建筑。但這座碼頭是1953年建成,而取水口是1972年才設立。
蕪湖市環保局副局長王欣介紹,這一問題十幾年來一直難以解決。去年4月,在長江生態整治行動中,交通部牽頭重新調整長江港口岸線規劃,在環保部掛牌督辦下,中石化和蕪湖市共同協作,碼頭重新選址、增強油品供應,終于解決了這一歷史遺留難題。
我國5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曾因污染飽受藍藻之害,2013年起安徽省開展二十多項巢湖生態修復工程,如今83萬平方米的圍堰濕地上,白鷺、斑嘴鴨等候鳥在此棲息過冬,成了名副其實的“鳥類天堂”。
長江兩岸森林建設對于保持水土、岸線極為重要。被稱為“萬里長江上游第一城”的鋼城攀枝花,地處典型的干熱河谷地區,生態環境脆弱,而這類地區造林又一直是世界性難題。攀枝花卻成功地摸索出“良種壯苗、大坑客土、水源配套”的造林思路,形成了喬灌套種、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相結合的治理模式。
江西省在鄱陽湖區大力營造以水源涵養林、水土保持林、護岸林為主的防護林體系,開展鄱陽湖水生態修復工程。
加快建立協調體制,共同守護母親河
實現“共抓大保護”關鍵在“共”,長江經濟帶生態建設不是獨善其身的單打獨斗,而是“牽一發而動全身”的命運共同體。一年多來,統籌協調、分工協作,從中央到地方正在加快體制機制創新、打破行政區劃界限和壁壘,共同守護母親河。
2016年9月,《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從頂層設計上構建區域協調發展體制機制;2016年12月,長江經濟帶省際協商合作機制建立。
2017年6月30日,首屆長江上游地區省際協商聯席會議在重慶召開,重慶、四川、云南、貴州四省市審議通過了《長江上游地區省際協商合作機制實施細則》,列出了2017年生態環境聯防聯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三方面重點工作方案;長江中游鄱陽湖、洞庭湖等大型湖泊是長江整體生態的重要支點,湖北、江西、湖南三省正在對湖泊保護與生態修復上加強合作,并聯合執法打擊在長江干流非法建設碼頭、非法采砂、非法捕撈。
長江航道管理對生態改善起到重要作用。長江干線四川段、江蘇段海事管理統一由長江海事局直接領導,航道行政執法統一由長江海事局負責;長江航道局整合長江口航道管理局,實現政事企分離。一個更加順暢、高效的長江航運行政管理體制應運而生。
與此同時,各省市加大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探索,從制度上為長江“增綠”。
近幾年,由于人才缺失、經費不足和管網不配套等原因,不少新修建的鄉鎮污水處理廠“停擺”。重慶市加快環保投融資體制改革,于2015年6月成立重慶環保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錢忠明說:“環投公司不是大包大攬,而是采用PPP加第三方治理的模式,將污水處理市場向社會資本開放,通過招投標讓大量環保企業競爭參與鄉鎮污水處理廠的投資、建設、運維。”
湖南對全省79個限制開發區域縣取消了人均GDP考核,并加大了生態環境等指標權重。貴州率先啟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試點,全面實施“河長制”并延伸至鄉鎮。
環境保護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水利部日前聯合印發《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保護規劃》,提出水資源優化調配、生態保護與修復、水環境保護與治理、城鄉環境綜合整治、環境風險防控、環境監測能力建設等6大工程18類項目,建立重大項目庫,以大工程帶動大保護。(參與記者何宗渝、周蕊、李平)
編輯:秦云
關鍵詞:長江經濟帶 共抓大保護 母親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