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和子女一起讀大學”不該有市場
45歲的溫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2017級新生吳靜春是哈爾濱人,今年和女兒一起參加高考。女兒考取哈爾濱醫科大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9月3日入學,吳靜春則被溫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服裝設計專業錄取。關于和女兒一起考大學的原因,她說:“一方面是想證明自己能力不差,另一方面也希望陪伴女兒共同成長。”(9月19日澎湃新聞網)
每年高校新生入學季,和孩子一起“上大學”的,大多是殘疾新生的家長。比如今年考入北大的甘肅學生魏祥,又比如今年考入杭電的“中國版霍金”邵鎮煒。父母沒得選擇,只能隨孩子進大學,充當生活不能自理孩子的“腿和手”。然而,和子女同時考上大學,則是另一番故事,演繹的正是“中國式不放手教育”的極端版本。
拿這位“母親大學生”為例。女兒從上小學開始,她就擔當“陪學”角色。女兒上小學,她的心理角色是小學生;女兒上初高中,她也將自身置于初高中生的角色。女兒遇到難題時,她也沖在前面,無非是想向女兒證明,“這點苦算什么,我這么大年齡重拾課本都能克服,何況是你”。中國中產家庭重視教育,父母陪伴子女成長值得提倡,但全身心陪伴子女學習,對子女身心發展只怕是雙刃劍。
這則新聞中,媽媽用自己的語言詮釋了“為何和女兒一起上大學”。而新聞中失語的女兒是什么心境,其實可以想象。在學習成長中,一直有一個恨不得代替自己的媽媽沖在前面,自己壓力該有多大?幸好她足夠優秀,如果媽媽考上了好大學而自己落榜,豈不成了笑柄?筆者完全理解這位媽媽對女兒的疼愛和陪伴,但在子女學習成長上,陪伴也要有邊界,陪讀已經備受爭議,何況是陪學?用復制子女人生的方式教育子女,會讓Ta失去獨立行走的機會,“不放手教育”走向極端,帶來無形壓力事小,扼殺子女獨立創造性事大。
不是陪殘疾子女上大學,而是重復兒女的求學生涯,和兒女成了“同時上學的同學”,這是中國式陪讀的極端版本,持“子女學習中心論”的人士,可謂找到了完美范本,可你有這位女士家庭的經濟條件嗎?這更像是有錢人的專屬游戲。愿“和女兒一起上大學”只是個例,愿“不放手教育”少一些市場。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女兒 子女 市場 和子女一起讀大學 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