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體教結合在路上
不久前結束的第十三屆全國學生運動會,有很多值得關注的亮點。其中最為大家津津樂道的,莫過于剛從天津全運會滿載而歸的孫楊、傅園慧、謝震業等明星運動員,與“草根”學生軍同場競技。
其實,除此之外,這次學生運動會還有不少特別之處。比如,首次將大、中學生運動會合并舉辦,個別項目“業余”的學生運動員甚至戰勝了“專業”的運動員學生。可以說,無論是從成績還是輿論關注來看,本屆學生運動會都稱得上“完美”,充分展示了近年來我國學校體育改革發展的成果。
更重要的是,從此次運動會可以看出,中國體育在“體教結合”上路子走得對,步伐邁得穩。
學校體育的使命是教會學生運動技能、培養運動興趣、培育體育氛圍。對學校來說,讓體育為校園文化增添活力、注入積極元素,是進行學生體質教育和人格完善的必要手段。
體教結合的目標之一,是培養出運動水平和文化水平“雙高”的學生運動員。不久前在全運會上獲得男子400米冠軍,并打破塵封16年全國紀錄的郭鐘澤,就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學生運動員。他以體育特長生的身份考入北京大學,邊學習邊訓練,終于在全國賽場一鳴驚人。
過去,體育部門負責培養競技人才,而教育部門并不承擔該職能,由于兩個系統培養目標的區別,高水平運動員往往難以從高校中誕生。隨著體教融合的逐漸推進,近年來,在北大、清華、復旦等高校都出現了運動水平國內頂尖的學生。
在此過程中,孫楊、傅園慧、謝震業等高水平專業運動員入學高校,也起到了引領和示范作用。一方面,通過大學教育幫助運動員提高整體素養;另一方面,體育部門為學校提供運動訓練方面的支持。
不過,目前學校所擁有的體育資源和訓練保障與體育系統相比還有較大差距,這也是絕大多數學生運動員成績無法與專業運動員比肩的重要原因。在體教結合的大背景下,體育和教育兩個系統應各展所長、聯合培育人才,在注冊、選拔等環節打通教育系統體育人才向職業、專業系統流通的渠道。
就更長遠的角度而言,如何讓體育回歸校園、回歸教育本源,更值得思索。
近年來,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已經成為學校體育的發展方向,很多高校把體育提升到更加重要的地位。例如清華大學出臺新規,從2017級本科生開始,必須通過入學后的游泳測試或參加游泳課學習并達到要求,否則不能獲得畢業證書;中國人民大學將太極拳和游泳作為核心必修課程;南開大學在畢業典禮上,為堅持體育鍛煉、畢業學年度體質測試成績達到“及格”標準的學生頒發《體質健康證書》……
一場運動會,比拼的不只是競技水平,更是對體育和教育發展理念的檢驗。如何落實“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讓更多學生參與運動,讓體育文化的傳播更有意義,這是體教結合的大課題。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體育 運動員 體教 學生運動 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