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大展背后的故事:開展前借到《毛主席視察廣東農村》
此次廣東美術百年大展得到了28家單位支持,其中中國美術館的支持力度最大,在北京站拿出了91件作品,在廣東站拿了41件作品。中國美術館有它的優勢,曾經收藏了很多當年全國美展的獲獎作品,因此這次份量最重的作品還是出自中國美術館。除了自己辦的展覽,能夠一次借出這么多藏品來扶持一個地方的美術百年大展,對中國美術館來說是少有的。整個展覽不僅得到了公立美術館的大力支持,民營的美術館、藝術機構也提供了無私的幫助,大家都有一個共識,只要是對藏品安全有保障,基本都愿意拿作品出來。
開展前借到《毛主席視察廣東農村》
借展的過程是很有故事性的。比如,陳衍寧的《毛主席視察廣東農村》這件作品,在上世紀90年代就曾經借藏在廣東美術館,放了大概有10年之久。當時廣東省政府也拿不出這么多錢去買,后來應作者要求交給中國嘉德拍賣,被瑞士外交官希克以1020萬拍走,這在當時油畫拍賣中也是比較高的價格了。前些年,上海龍美術館成立時,又把這件作品購藏到了他們館。這件作品在上世紀70年代風靡全國,它對于廣東美術百年大展來說有著標桿性的意義,所以我們當時也在追蹤這件作品,但是抱的希望不是太大。我們聯系龍美術館時,館長正在國外,秘書接到電話也決定不了。到了開展前夕,我們也還在追問這件事情,他們館長剛好從國外回來了,我們就說,只要是龍美術館提出的條件,我們都準備接受。后來,他們提出按照慣例,收取這件作品價格的千分之一,也就是10萬元錢的借展費。主要用于作品以后的修復和保護工作。因為經費緊張,我們提出能否壓到5萬,溝通過程中我講了陳衍寧先生是我的啟蒙老師,帶了我大概有六七年之久,后來他出國了就中斷了。再就是這件作品在廣東美術館有這么長時間的借藏經歷,展出過好多次,對廣東百年美術也有一個標桿的意義。他們說既然這樣,那5萬塊錢都不要了,就免費借給你們展了。所以這件作品能夠展出,上海龍美術館給予了大力支持。我們承諾按照作品的價值買保險,為這件作品投的保險金額是1500萬。這次展覽,包括中國美術館借展到廣東的作品,該買的保險我們都買了,委托了比較有資質的一家國際化的保險公司——香港安勝保險,一切按照博物館借展的正規程序來購買保險,運輸方面也是嚴格要求用有空調設備的貨車,盡量在運輸途中做到恒溫恒濕,避免畫作因為溫差變化而受到損壞。
高劍父《東戰場的烈焰》這件作品是藏在廣州藝術博物院,本來是已經簽約在深圳展出了,為了這次展覽在深圳只展出了兩三天就馬上調到了北京。
珍貴的李鐵夫真跡
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對外借作品向來是十分困難的,但是為了這次大展拿出了6件李鐵夫的作品。據我所知,廣州美術學院美術館從來沒有拿過這么多件李鐵夫的作品出館,之前借出去的最多也不超過兩件。記得大概10年之前,文化部要求拿李鐵夫的作品展出,就是因為作品狀態不太好沒能出館,但是這次他們經過修復拿出了6件李鐵夫的作品到北京,為展覽提供了很好的基礎。印象比較深的是,在北京展出時,有幾家拍賣公司的經理找到我說,想不到李鐵夫的作品這么漂亮!我說,那是因為平時拍賣會上出現的那些李鐵夫的作品大都是臺灣仿制的。當看到真跡后,他們才知道原來李鐵夫的水平這么高。
還有一些民營美術館,比如這次華茂美術館,它以收藏民國時期版畫為主,很多我們遺忘怠慢的,在視線范圍以外的版畫家的作品,他們提供了不少。
給畫冊入選作者簽授權書
這次想借的作品基本上都借到了,但是也有一些在海外很有影響的廣東籍藝術家的作品,我們這次沒有借到,有點可惜。比如,香港藝術館剛好是閉館裝修,藏品全部封存;香港文化博物館他們愿意借,但是租借程序特別麻煩,門檻很高,近兩年增加了很多流程。按照博物館借展的規定,基本上都是一年之前就要提出來,按計劃報批走程序,特別是博物館系列的。這次我們想借的故宮博物院的一件藏品,就是因為時間方面沒來得及。像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軍事博物館等,他們本身有陳列借不出原作,但是對廣東美術來說又是十分有代表性的,比如《江山如此多嬌》等作品,都提供了原作的高清大圖。我們專門設置了一個文獻部分,其中大概有十多件作品。我們尊重原作,并沒有按原大來做仿真,而是把它們縮小了,以文字加以說明,讓大家知道廣東美術的成就就可以了。
另外這次有一點是做得比較好的,出版畫冊里面的作者我們都盡量簽了授權書,包括古元、李樺、羅工柳等先生的家屬,我都專程去了他們家里,和他們解釋,給他們簽上授權書,有作品刊載的作者我們都贈送一整套畫冊,盡量能夠做到尊重作者的權益。
成立專家委員會
繼北京、廣州的展覽之后,接下來會巡展至深圳。9月6日廣東站的展覽結束后,我們邀請了各個出借館的工作人員來看展品狀態,有哪些作品能繼續展出,哪些作品不適合繼續展出,結果畫作的狀態基本上都可以繼續去深圳展覽。但是作為藏品,特別是博物館的藏品,在外面前后3個月,時間也夠長的,我提議深圳站的展覽時間要在國慶節之前結束,因為部分藏品還要運回北京,緊接著是國慶節,跨長假對展品運輸是存在很大問題的。基于對藏品有一個負責任的態度,這些問題我們盡量想得細致一點。
此次廣東美術百年大展的參展作品,最后敲定經歷了大半年的時間,廣東美術界專門成立了專家委員會,多輪無記名投票才定下來。中國美術館提出,此次廣東美術百年大展還藏在個人手里的作品他們都想整體地收藏,廣東美術館也有這方面的收藏意愿,不管結果如何,我覺得只要作品進入了公立美術館,都是對國家的一個貢獻。
(莊燕琳根據采訪整理)
編輯:楊嵐
關鍵詞:大展背后的故事 廣東美術百年大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