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江蘇連云港戰略環評:環保逐步邁入精細管理時代
新華社南京9月18日電(記者秦華江)作為東部沿海城市,江蘇連云港面臨著巨大的發展機遇,但也面臨巨大的環保壓力。自2015年7月獲得環保部戰略環境評價試點以來,連云港實施一系列新舉措,環保逐步邁入精細管理時代。
為了減少冬天供暖PM2.5排放,連云港東盛四季花城小區集中供暖“煤改電”項目正在進行中,這是江蘇省首個在居民小區實施的集中供暖熱源電能替代項目。項目實施后,小區用于供暖的兩臺燃煤鍋爐將被3臺總容量為6300千瓦的蓄熱式電鍋爐替代。
據連云港供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將于今年10月建成,12月投運,預計年替代電量510萬千瓦時,節約燃煤約2418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8866噸。
“煤改電”只是連云港戰略環評規劃中“無煤區”建設的一項。連云港市將強化煤炭消費管控,倒逼劣質散煤退出,加快推進清潔能源利用,淘汰現有燃煤設施。至2018年9月,除了贛榆區,全市都將建成“無煤區”。
連云港市環保局副局長徐傳東介紹,根據戰略環評提出的空氣質量及污染減排目標,到2030年,連云港市PM2.5濃度要降低至35微克/立方米以下,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都要大幅降低,為了這個目標,必須實施新能源替代工程。
連云港市是全國首個地級市戰略環評試點市。近年來,連云港市聚焦“一帶一路”、江蘇沿海開發、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國家創新型城市等多個國家戰略,作為國家確定的全國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經濟發展機遇空前。但同時,連云港的環境保護壓力驟增,環境容量有限、減排難度大、歷史問題多、環境質量改善強力手段匱乏,保護與發展矛盾突出。
為編制高起點、高規格、高質量的戰略環評,連云港市環保局聘請在戰略環評研究中有較高權威的清華大學戰略環境評價研究中心作為項目技術團隊,與其簽訂連云港戰略環評合作合同。
雙方就連云港市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通過開展戰略環評探索區域的綠色轉型發展模式,落實國家相關戰略,促進經濟社會與資源環境協調可持續發展等工作任務達成一致意見:通過戰略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探索城市戰略環評和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及城市總體規劃的協調機制,探索地方環境保護管理與制度的有效措施,探索環境保護優化經濟發展的實現路徑,為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綜合決策提供支撐。
連云港發改委主任韋懷余說:“戰略環評的核心要義就是要給發展做加法,必須先給環境負擔做減法。”
為了做好減法,連云港市首次全面確定“三線一單”,明確了生態空間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環境準入相關要求,并應用于空間管控。
具體而言,明確到2030年,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占國土陸域面積24.1%,而2013年江蘇省政府批準連云港市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為1672.4平方公里,占國土陸域面積21.96%;將石化基地面積由原規劃面積84平方公里壓縮為62.61平方公里;煉油總規模由原規劃5000萬噸級削減至4000萬噸級,芳烴由原總規模500萬噸/年削減至400萬噸/年;確保實現2020年地表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90%、近岸海域水環境功能區達標率78.6%的目標;對連云港化學工業園和灌云臨港產業園,提出更為嚴格的管控要求,取消了某新建物流園區鋼鐵產業和危險品倉貯等項目……
“除了規劃,還需借助信息化,加強環境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監管。”連云港市環保局局長韓尚富說,為此,他們于2016年底啟動了“連云港市環保大數據綜合管理平臺”項目建設。
據介紹,該系統以建設項目環評智能審批平臺為主線、生態環境監管平臺為協同、環保大數據資源中心為數據支撐,初步實現了對全市建設項目從企業申請、受理、審批、批復、公示、統計分析、地圖可視化等全業務流程的管理,并在審批會商環節提供生態保護空間管控、環境質量空間管控、人居安全空間管控、環境準入管控、總量指標管控、負面清單和優化行業布局等7個方面的智能審批支持,并對接江蘇省環保及相關部門的數據,實現數據聯網共享。
“開展戰略環評評價,將為連云港空間布局、城鎮、港口和產業發展方式等重大決策提供戰略支撐,從戰略決策源頭避免環境影響和生態破壞。”韓尚富說。(完)
編輯:秦云
關鍵詞:江蘇連云港 戰略環評 精細管理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