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全國政協“推進金融體制改革,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調研報道
9月13日,東莞市,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推進金融體制改革,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專題調研第二站。
“東莞變了很多,轉型得很好,實體經濟還是那么有活力。”車子一下高速,委員們首先對東莞這座城市的面貌給出了評價。
眾創金融街,東莞調研的第一站。這里有兩幢擔當主體職責的辦公大樓:一幢28層高的寫字樓里,聚集著多家網貸平臺和金融科技企業;另一幢辦事大樓,集中了東莞市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協會、東莞市征信服務中心等服務機構。考察中,大樓一側的企業和個人征信信息查詢大廳引起了調研組成員的格外關注——在這里,很多市民和企業主在排隊查詢誠信記錄。
記者也現場查詢了自己的信用報告。這份報告的數據來源是中國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報告中反映了客戶貸款和信用卡的使用情況。不過,讓關注信用數據完整度的調研組成員略感遺憾的是,記者此前在網貸平臺、消費金融平臺等類金融機構的金融活動,以及在第三方支付平臺上的表現,在這份征信報告上并沒有記錄。這也讓大家看到一種隱患,如果無良客戶在一家網貸平臺上逾期不還款,又到另一家平臺去借錢,平臺如再以人民銀行征信數據為衡量標準,則無法防控“老賴”出沒。
這個疑問,給后面的調研留下了伏筆。
“東莞素有‘金融綠洲’之稱。”在東莞銀行總部座談過程中,市政府的同志這樣介紹這座城市。這一稱號的來源,是轄內銀證保等傳統金融機構經營穩健而規范。上述同志也表示,近年來,各類新興金融業態的快速發展,讓非法集資案件高發勢頭不減,網貸行業普遍存在未取得許可經營電信業務、資金存管不到位、第三方風控評估缺失、防范欺詐行為制度不健全等問題,再加上前期行業野蠻增長,因此跨地域式的存量風險積累較大,風險防控總體形勢嚴峻。
“互聯網金融的風控問題讓我們很頭疼。”東莞市金融工作局的同志接過話茬兒,在他看來,地方金融局能做的是兩件事,促發展和保穩定,保穩定就要防風險,“互聯網金融風險問題以及非法集資的問題都不容小覷,金融局要管,又沒有處置、處罰的手段。所以從地方實際情況看,我們不鼓勵網貸行業發展,甚至想限制其發展。”不過,這位同志也提出,隨著全國金融工作會議對金融監管結構提出的新要求,希望未來金融局能夠聯合多個部門打好風控組合拳。
“金融企業都有牌照管理,系統性風險可控,問題集中在沒有牌照的類金融企業上,這塊存在風險,建議能否從頂層設計把風險控制好,把監管的籠子扎牢。”圍繞“互聯網金融”這個座談會上的高頻詞匯,市國資委的同志補充了一個觀點。
人民銀行東莞市中心支行的同志提出,應從源頭上建議收緊金融行業的準入。同時,在防范類金融機構風險工作中,信息共享很重要,而現在部門之間的溝通還依賴于定期會議的形式。
“動別人的錢必須受監管,除非你只是資金的‘婚姻介紹所’,如果不是,就必須是有限持牌機構。否則,隨便一個機構就能動百姓的錢,搞一個資金池,這是極其危險的。”在大家的匯報過程中,調研組組長,全國政協常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銀監會原主席劉明康插了句話。
輪到銀監分局的同志發言,他表示,類金融和涉眾企業的風險會向傳統金融傳導。
“剛才國資委的同志說,持牌金融機構風險是可控的。你現在又這樣說,講講你的理由。”劉明康聽出了矛盾點。
“類金融機構出了問題,其聲譽風險會傳導到金融機構來。舉例來說,這些涉眾機構的資金往來還是會通過銀行的,賬戶是在銀行開的,資金存在銀行,一旦這些機構出現問題,投資者會認為銀行跟他們是一伙的。”銀監分局的同志做了解釋。
“現在銀行開戶流程管得緊嗎?”劉明康發問。
銀監分局的同志回答,因為有些企業不一定很明顯地能被銀行看出是涉眾企業和互金平臺,所以只要是合法合規的,還是會為其開戶。
“這里有個誤區,銀行開戶不能像開飯館一樣,希望所有人都來吃飯。我國的銀行要警惕‘過路存款’背后的風險,否則,你現在為他提供資金軌跡,一旦城門失火,火也肯定會燒到你這邊來。”劉明康這樣說。
“的確如此,但小銀行為了生存,也會放松管制。”聽了組長的話,有的同志這樣說。
“不僅小銀行,大銀行也要注意。”劉明康強調。
“互聯網金融平臺現在面臨的一大風險就是信用風險,我們還沒有資格接入央行征信數據,平臺之間數據也不共享。”輪到市互聯網金融協會的同志發言,他也提出了數據共享的問題。
這個問題,從某種角度上呼應了此前調研組對于本報記者那份“不完全”征信記錄的關注。
“現在你們談要接入央行征信系統,但在此之前,互聯網金融平臺都說自己有大數據。我之前專門用大數據給自己評測了一下,發現在這些平臺我根本借不到錢,因為我不是網紅。”劉明康此言一出,引來會場一陣笑聲。
而針對互聯網金融跨地域風險防控難度較大、需要數據共享聯動這一集中反映的問題,劉明康給的解決方案是:“第一,人民銀行征信系統要與時俱進;第二,人民銀行征信數據也救不了人命,大數據的優勢要體現出來。”
圍繞會上討論的互聯網金融風險話題,座談會結束后,劉明康對本報記者表示,互聯網金融業中,一部分不審慎的市場主體盲目拓展業務,確實帶來了風險,但這只是一部分主體,不能代表那些做得好的平臺,“事實上,互聯網金融業對實體經濟的助力作用是巨大的,它們滿足了傳統金融不能覆蓋的金融需求”。
而在會談后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調研組成員,全國政協常委、中國保監會原副主席李克穆表示,應對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及其帶來的風險,還要依靠監管水平,特別是在線監管能力的提升。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金融 風險 調研 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