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蘇享茂自殺:婚戀網站亂象何時休?
WePhone的開發者蘇享茂自殺一事,引起了人們對婚戀網站種種“不靠譜”行為的吐槽。過去,一些人談及婚戀網站,最多也就是擔心個人信息泄露、遇人不淑等問題,經過此事,更多人發現,選不好交友平臺,甚至會被謀財害命。
盡管蘇享茂被逼自殺事件的種種細節還有待調查,但他從婚戀網站上與翟某欣結識是沒人否認的事實。據《法制晚報》調查發現,當前很多以相親、交友為名的網站缺乏實名制審核機制,或者審核機制就是個擺設,身份信息可以隨意填寫。甚至有人當面見了“相親對象”,卻落入酒托、飯托的圈套,最后人財兩空。
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場,因為當前大量的單身男女的“脫單”需求,各種類型和風格的婚戀網站層出不窮。但是,過低的入場門檻導致一些不法商家容易借此在利益場上分一杯羹,缺乏有效監管的現實,也讓這些平臺上的信息泛濫,真實性和針對性大打折扣。
從一些知名婚戀網站的情況看,高收費、低門檻、信息混亂和缺乏監管是其主要問題,這也是單身男女最愛吐槽之處。為啥明明知道這些網站可能不靠譜,還有這么多人會選擇它們?
不言而喻,社交圈子小、缺乏有效交友渠道,以及迫于家人的壓力等,都會將單身男女推向婚戀網站一端。或許正是看到了大量潛在客戶的需求,這些網站也缺乏自糾自查的動力:反正是“賣方市場”,你們早晚得來,我們還有大筆的錢可以賺。
可是,盈利性不該是婚戀網站應唯一考慮到的。如果發生騙婚、騙財乃至人身傷害的事,婚戀網站可能也要擔法律責任。但是,在對其監管方法和追責力度的問題上,仍有值得改進之處。據了解,《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侵權責任法》《網絡交易管理辦法》等網絡交易平臺,只在入駐該平臺的商品或服務者的審查、登記義務、檢查監控義務以及發現違法經營行為后協助有關部門調查義務等方面有規定。
如果婚戀網站對注冊用戶信息核查并屬實,即使出了事,可能也無需擔責。但未經核實的信息發布在網站上,并且造成對他人的傷害,追責就在所難免。只是,在具體案件中,還要根據具體情況加以判斷。
除了法規的約束,相關部門的定期檢查也是必要的。其實,婚戀網站不合規被查的消息,在近年并不少見。2015年2月,針對一些婚戀網站屢現違法違規和嚴重失信行為的問題,為依法打擊網上婚戀網站亂象,網信辦還聯合有關部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婚戀網站嚴重違規失信”專項整治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只是保證普通用戶的信息安全和信息真實,婚戀網站下力整改就行。但有些有組織詐騙行為的團伙附在婚戀網站上尋求“獵物”,就必須在相關部門的配合下加以整頓。
蘇享茂事件或許能倒逼不少婚戀網站開展自查和整改,但作為網站用戶,在急于擺脫單身的心思以外,更要有辨識信息真偽的火眼金睛,不要輕信未經證實的消息,更不要一時沖動落入騙子的圈套,不論在何時,加強自我保護的能力始終是必要的。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網站 婚戀 蘇享 享茂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