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砥礪奮進的五年>政協牽掛>圖文報道 圖文報道
怒江見證
和慧蘭的歌聲
去年5月,全國政協民族宗教委員會主任朱維群帶領全國政協委員調研組到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瀘水市古登鄉干本村,就邊境地區脫貧攻堅工作進行調研,了解到當地受經濟、交通等條件限制,學校缺少必要的文體設施,學生普遍缺少基本的學習文具和書籍。聽到這個信息的中國佛教協會隨后發起募集。11月,中國佛教協會慈善慰問團一行在云南怒江州瀘水市民族宗教局舉行了援助古登鄉干本村小學的捐贈儀式,希望用善款為師生們添置一些辦公電腦、辦公桌椅等教學設施,添置夏季和冬季的校服。
參加了此次調研的伊麗蘇婭委員,給記者發來了去年的照片:簡陋的校園內,伊麗蘇婭抱著一個小姑娘,幾個孩子圍在她的身邊,露出靦腆的笑容。伊麗蘇婭很想了解,個頭最高的那個小女孩如今學習生活怎樣了。這個小姑娘小時候因為從高處山坡摔落,身體落下了殘疾。
“我記得!我記得!”看著記者手機里和伊麗蘇婭委員的合影,四年級的和慧蘭甜甜地笑了:她記得這個北京來的和藹的奶奶。她還知道,北京的奶奶那次來他們學校大約半年后,周四波校長和老師們有了電腦,老師的辦公室除了文件柜、辦公桌,還多了一臺大機器:老師說,那是復印機。
干本村小學1953年9月建成,現在一共4個年級,7個老師(包括校長)82個傈僳族學生,其中一多半學生來自臨近的村子:俄奪羅村。說是臨近,但周末孩子們步行20公里山路回家,最遠的要走6個小時。這一年,在和慧蘭和同學們眼里,他們的干本村小學發生了好多變化:今年1月,學校兩層的新教室建成了,新的宿舍和愛心廚房也建好了。十間宿舍,老師們住三間,孩子們住七間,更寬敞了。今年,有好心人給他們捐錢,他們還有了新校服!
和慧蘭的家就在干本村。她和爸爸、媽媽、爺爺,加上讀二年級的弟弟,一家五口人。爸爸波四華在外打工做建筑工人,每月有大約3000元收入,家里除了種地,還養了雞、牛、羊等,每年大約4000元收入,在村里算是中上收入家庭。去年,波四華領取了國家易地搬遷的補助,在山下買了地,打算蓋新房子。
干本村的地形地勢是“一公里6個彎,90%村子建在50度坡以上”。我們從古登鄉過橋,自怒江東岸轉到西岸開始爬山向村子出發:車速減慢,車頭開始上昂,彎彎繞繞盤旋而上。眼見得,江對岸的高山上,那些道路漸漸描畫成細細的“之”字形,仿佛條條絲帶飄蕩在空中。想來,對面的人看我們,也是在這樣的絲帶上行進吧。近處,側頭看車窗外,一片深綠,一片空曠,V字形深谷中,原本奔騰向前的怒江在谷底安靜得宛如鏡面:車輪竟是緊貼路邊行駛!不由抓緊扶手。
除了山路崎嶇帶來的心驚,除了路面狹窄,時不時退后到略寬敞處,避讓迎面來車,似乎行程并沒有預期中的顛簸。還以為全賴當地司機師傅技術了得。見了村里的干部才明白:通村10公里路面,因為去年雨水大,路基軟,就在我們采訪的前兩天,剛剛全部完成硬化。村里有幾家正在蓋新房。從昆明過來的工程隊正往墻上抹灰。他們告訴記者,新房不再是人畜共居,會更整潔,人均面積也會增加很多。一棟房子的工期不好確定,因為遇到下雨,材料拉不進村。建材用車運到了村里,也還需要馬幫:一筐筐沙灰,一塊塊磚料,都得靠騾馬運上去。在干本村蓋房子,這是很大一塊成本。
干本村小學沒有五年級。明年,和慧蘭就要到古登鄉去上學了。而干本村小學也將迎來新的孩子。和慧蘭想向北京的伊麗蘇婭奶奶問聲好,就對著我們的攝像機鏡頭唱起了歌:“葫蘆娃,葫蘆娃,一根藤上七朵花。風吹雨打,都不怕,啦啦……叮當當咚咚當當,葫蘆娃,叮當當咚咚當當,本領大,啦啦……葫蘆娃,葫蘆娃,本領大。”
母女兩代人的衛生所
繼去年5月帶著調研組去過怒江州瀘水古登鄉干本村調研脫貧攻堅后,今年4月14日至20日,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主任朱維群又帶著全國政協扶貧監督性調研組,赴怒江州福貢縣調研。
從瀘水沿怒江繼續北上,就進入福貢縣。
朱維群說,怒江州直過民族聚居區地處怒江峽谷,山高坡陡溝深,地質條件復雜,地質災害頻發,都是“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區域;當地基礎設施薄弱,由于長期投入不足,建設成本高,沒有飛機場,不通鐵路和高速公路。此外,缺少產業支撐。無工業企業,農業作為基礎產業,多數農民仍沿用傳統的耕種方式,經營規模小、產業特色不明顯。社會化服務體系不健全,農產品價格受市場影響大,形成產業難成型、難帶動、難增收局面。
我們采訪了解到的現實,處處都在驗證朱維群的分析。但當地人,用自己的執著和愛心,在堅持,在努力。在干本村的衛生所,我們遇到了46歲的和瑪妞和她25歲的女兒和春燕。和瑪妞在村里當了21年的鄉村醫生,以前一直跟著一位老赤腳醫生學習,每月拿700元補助。三年前,老赤腳醫生退休了,她一個人忙不過來,就從縣城叫回了自己學醫的女兒。憑著一份醫者仁心,母女兩代人守護著干本村鄉親的健康。
一年當中,和瑪妞大約有兩三百人次的出診。這兩天,坡上一個村民出車禍斷了腳,和瑪妞每天要爬坡上去幫他輸液。和春燕今年剛剛成家。和母親跟隨老赤腳醫生學醫不同,春燕是在縣里上學學醫。三年前,母親讓她回村里,她沒有一點猶豫,就回來了。因為她知道,這個村衛生所,不僅對她的媽媽很重要,對村里的鄉親更重要。雖然衛生所只能幫鄉親看看頭疼腦熱,拿點藥、輸輸液,但如果沒有衛生所,鄉親們小病在村里看不了,又心疼錢或者沒時間到鄉里、到州上,可能小病就會鬧成一個大病。
春燕覺得,自己現在條件比媽媽當年好多了。媽媽當初做赤腳醫生,一個月才60多元補貼,現在有700多元;村里不僅有了合作醫療,現在還用上了電腦和網絡。我們采訪的時候,春燕正忙著把今年以來村民們看病的記錄,整理到手機里的醫保“村村通”:“有了這個系統,我們的信息就可以更標準化,檔案也更齊全了。有病人看病,他所有的醫療信息就在里面了,操作挺方便、挺簡單的。”
除了用手機登錄醫保“村村通”,春燕也經常用微信、QQ和往昔的同學們聊天。“我們很多同學,有的出去打工,有的自己創業了。”雖然自己的收入沒有同學高,但春燕覺得,她和他們一樣有成就感。
草果大戶余學明的致富路
從瀘水經福貢縣,沿著怒江徑直北上,沿途時而能看到高大樹木下,一蓬蓬叢生的草本植物,葉片長圓,仿佛芭蕉葉,但又比芭蕉葉小。問了當地朋友,說是草果。草果是什么?等到了貢山縣,才發現,草果的學問大了。
剛到怒江州政府所在地六庫鎮的時候,恰好趕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唯一的怒族委員、貢山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豐衛祥在州黨校學習。聽他介紹,貢山縣普拉底鄉其達村西月各小組老書記余學明,正是通過種植草果,帶領當地村民走上了致富路。他希望我們有時間,一定去村里看看。待我們一路沿江采訪到達貢山縣,豐衛祥也完成了他的黨校學習,我們一起到其達村拜訪了余學明。
從房間拎出半袋干草果,余學明的臉上都是笑:“去年價格最高時,一斤賣到了11塊!”22年前開始種草果的時候,在普拉底鄉,甚至在貢山縣,余學明恐怕都是第一人吧。但那時,也就種了幾分地。待收獲了草果去商業局賣,“有一年他們要,有一年他們就不要。”沒市場,賣不出價錢,余學明也就不大放在心上,草果成熟了,甚至懶得去采摘,任它爛在地里。后來市場慢慢熱了,竟然有人到村里收購草果。余學明也開始認真起來,不斷把幾分地里的草果分苗,這樣一畝地,三畝地,五畝地,到2006年全鄉大規模推廣時,他家種植的草果就已達140多畝,年收入10多萬元,是遠近聞名的草果種植大戶了。
余學明心里,不只有自己家的日子。他希望鄉親們和他一起,靠小小的草果走上致富路。但萬事開頭難,好多農戶由于沒有種植經驗,擔心不成功、害怕沒有銷路,很猶豫。說千遍萬遍,不如做出示范。余學明決定帶領廣大黨員帶頭種植,帶頭示范,用致富的事實說服鄉親們。在他的組織動員下,鄉里建立了草果種植領導小組,用各種途徑向鄉親們宣傳種植草果的好處,組織村干部走出去實地考察學習,他自己也經常主動到普拉底鄉其他幾個村委會實地傳授草果育苗、栽種、中后期管理等技術。就這樣,一步步,一年年,鄉親們逐步改變了觀念,從剛開始的“要我種”變成了“我要種”。到今年,余學明自家的草果已經達到470畝,去年收入40多萬元。其達村里全村人都種上了草果,最少一戶人家也種了20多畝。“草果三年開始產生效益,三年到七年,是產量最高的一段時間。海拔低一點、土質好的地方,一大棵草果就能有七八十斤,兩背簍。”余學明說,現在草果市場行情好,收購商直接到地頭拉貨,根本不用儲存。草果一般10月底開始采摘。我們采訪時還在5月,聽說有的收購商已經開始動作,開出了15元一斤的價格。
在余學明的帶領下,其達村村民都加入了鄉草果協會,協會統一負責收購、加工、銷售,種植戶風險小了,效益大了。現在村民靠著種植草果,基本都脫貧了,有的還蓋上了樓房,過上了小康生活。村里算了一筆賬:人均占有糧食由上世紀80年代的不到40公斤增至800多公斤,農民人均經濟純收入達2120元。如今,余學明早就不做村支部書記了,但村民們見到他,都還是恭敬地叫上一聲“老書記”。
對于怒江州州長納云德來說,他希望全州出現更多的其達村。納云德說,怒江州山高坡陡,土地資源有限,大多數老百姓以往都是種玉米。現在要逐步調整種植業結構,種植經濟作物、發展特色生態農業增加農民收入。“這些年,草果已經成為農民增收的一大來源。怒江的草果因為品質比較好,在全省、在國內都是有影響的,去年的銷路更好。我們還抓了核桃的種植。無論是種植核桃還是種植草果,除了增收,也有效保護了生態。”在養殖業方面,納云德和同事們也有新想法:發展獨龍牛、烏骨羊的養殖,打造特色養殖業。
怒江美景在路上
從瀘水到福貢再到貢山,我們始終沿著怒江,在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之間行駛。車子轉過一個彎,在江邊一個觀景臺站住腳。只見一江怒水,滾滾南來,遇到江邊懸巖絕壁阻擋,只好柔軟身段轉向西流,才不過流出幾百米,又遇大山,于是掉頭再向東去。就這樣,在這1700多米的海拔高地,竟然流淌出一個半圓形大灣。這就是“怒江第一灣”了!柔美的水,剛勁的水,環抱著一個半島村莊,云朵飄過,在青翠的村莊留下或淺或淡的影子,一陣清風吹過,竟無語描述眼前的景致……多謝美景相伴,讓我們全然忘卻旅途的辛苦,一路向北到達怒江大峽谷北段的丙中洛鄉。而對當地百姓來說,這樣的美麗,不僅給予他們生命的愉悅,更讓他們懷抱對未來富裕生活的期待。
我們來到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丙中洛鄉甲生村重丁小組村民豐文新家中時,這位41歲的傈僳族漢子剛剛從昆明做完手術回到村里。八九年前,豐文新膝蓋處脂肪瘤惡性發作,做了截肢。過兩天,他還得再去做次化療。失去勞動能力的豐文新,和弟弟一家四口以及72歲的老母親住在一起。4畝水田,2畝旱地,維持著六口人的基本生活。談到自己的身體狀況,豐文新有點黯然,但木板老房子旁邊,一天天砌起的新房子,給了他新的希望。
豐文新說,云南省政協幫助協調了10萬元,地方政府補貼4萬左右,他還得到20年免息貸款6萬元,用這些錢,今年3月他開始建房子,到年底一家六口人就可以住上180平方米的新房。他家的新房子,和別家設計不同,專門留了一個門面房:“打算開個小賣部。”甲生村里沒有小賣部,村民買東西都得到鄉里。而豐文新的家,正臨著建設中的滇藏新通道,新道路建設好了,游客增加,他的獨門生意,將來應該會不錯。
甲生村是怒江州首批民族特色旅游村寨之一,位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公布的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這里不僅是獨龍族、怒族、藏族的多民族的聚居村,藏傳佛教、天主教和基督教三教并存,自然景觀恬靜優美,民族文化絢麗多彩,被喻為“人神共居的人間天堂”。
如何把怒江大峽谷美景更好地呈現在世人面前,也是納云德和同事們反復思考的題目。“怒江大峽谷300公里,在世界上也不多。整個大峽谷分布著豐富獨特的旅游資源。怒江的旅游資源是云南現在還沒有開發的最后一張王牌,這里人文資源也非常豐富,特別是民族文化、民族風情保留得比較好。我們要打造世界級的旅游目的地,通過旅游業的發展來帶動老百姓增收。”納云德介紹,怒江州正在規劃建設一批旅游特色村和特色小鎮。他打開手機給我們看前些日子調研過的霧里村:正是青稞成熟的時候,清晨的曦光下,一座座傳統木屋,被青翠的山坡輕攏在懷抱,好一派世外桃源!“我們已經在村里六戶人家做了改造,準備搞旅游接待。”
全國政協委員豐衛祥這幾年,在地方和全國兩會上也不斷呼吁:保護少數民族特色村寨。
神秘的怒江大峽谷,多民族的古樸風情,充滿誘惑,怒江的美景在路上。納云德介紹,一條規劃中的從州府所在地六庫鎮到貢山的丙中洛的“怒江美麗公路”,在6月份全面啟動。這條二級公路,將通過“公路+山水資源”“公路+人文景觀”“公路+鄉村民宿”等,打造“怒江峽谷風情走廊”。5月底,云南省委常委會審議并原則同意《怒江美麗公路規劃設計方案》,按照規劃,這條公路,將不只是美景之路,也是脫貧之路、富民之路。
要想富先修路
1999年,獨龍江公路毛路(簡易公路)貫通。2014年年底,雪線下6.68公里長的獨龍江高黎貢山隧道貫通通車,此后貢山縣城到獨龍江僅需3小時,四季暢通。今年5月中旬,當我們到達獨龍江高黎貢山隧道口,皚皚的積雪讓身穿短袖的我們一時有點時空錯亂。車進隧道,點點燈光照耀,仿若星辰。因為已經是下午四五點,不是當地百姓出行高峰,隧道內除了汽車行駛的聲音,非常安靜。加上沒有明顯參照物,6.68公里的路程竟仿佛開了好久好久。是啊,從翻山越嶺到隧道通車,獨龍族百姓真的走了幾十年!
剛出隧道,眼前豁然明亮,高大的樹木攜帶著濃厚的青苔,撲面送上原始森林的氣息。獨龍江峽谷是我國原始生態保存最完整的區域之一,被專家認定為“野生植物天然博物館”。憑有限的植物知識,我們努力分辨,也只能大致看出一兩種:高山杜鵑、冷杉……
天色轉黑,我們終于抵達現在獨龍江鄉政府所在地孔當。
鎮上一條主要道路兩旁,統一赭黃色的建筑,有當地的司法機構、派出所、車站,也有民房、旅店和商鋪。碧藍的獨龍江,就在身旁轟鳴。建筑物、路燈上的獨龍牛標志,個性十足。進入酒店,干凈整潔,一切設施完備,而且無線網絡免費。獨龍族,正走向現代。
對獨龍江鄉普卡旺村普清華來說,他和鄉親們想得更多的是,道路暢通了,和外界溝通越來越多,如何讓日子過得更富裕。39歲的普清華,2000年從四川德陽炮兵部隊退伍回鄉,曾在鄉林業站工作了9年,2012年回到村里。當年,普卡旺村作為獨龍江鄉整鄉推進、獨龍族整族幫扶綜合發展項目中的旅游生態村重點項目,政府出資給13戶人家建造了獨龍族特色新房:一套80平方米的生活住房;每戶新房還配套了2間20平方米的標間,作為村民的旅游接待客房。
獨龍江清澈碧綠,沿江的普卡旺村的13戶旅游接待房,保留傳統村居外觀,而內部改造成和大城市酒店無二的現代化居住環境:不僅有干凈的抽水馬桶,潔白的床單被褥,還都配有安靜的小院兒或露臺。2015年,旅游接待房進行了升級,公司經營人員告訴我們,到了春節和國慶假期,游客很多。
獨龍江鄉黨委書記和進義手里有筆大賬。全鄉有4205人,目前,鄉里有133戶建檔立卡戶524人,主要還是因為缺少產業支撐、素質貧困等原因。《獨龍江鄉脫貧摘帽攻堅方案》、全鄉6個行政村“五個一批”脫貧計劃已編制完成。根據方案,發展生產脫貧119人;發展教育脫貧176人;生態補償脫貧166人;社會保障兜底63人。按照進度,今年獨龍江鄉脫貧5個村,2018年脫貧一個村。以生態補償脫貧為例,作為云南省林業廳確定的生態補償脫貧示范縣,鄉里希望結合獨龍江國家公園申報和建設,讓群眾從生態保護中得到更多實惠,對有勞動力的所有建檔立卡戶以及缺乏增收產業、經濟不穩定的非建檔立卡戶,聘請為生態管護員,每人每年補助10000元作為保護生態的勞動報酬。繼續實施退耕還林436.4畝,實施國家級公益林補助3335.7畝,確保具備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實現生態脫貧。但和進義也提出一個問題:2003年國家開始實施“退耕還林”,相應的補貼、特別是糧食補助,很大程度緩解了獨龍江鄉群眾糧食不能自給的狀況。但是,到2020年,“退耕還林”政策結束,相應的補貼停發,一部分群眾返貧的現象可能會發生。能否“脫貧不脫政策”?
雖然壓力大,但上任一年多的和進義,對于獨龍江鄉脫貧的前景充滿信心。“以前鄉里沒有車,現在鄉里村村都通了水泥路,鄉里有372輛摩托車、49輛拖拉機、69輛貨車和122輛面包車。”去年開始,珠海市對口幫扶怒江州,鄉里有20多人去珠海打工。除了旅游業,以草果、重樓、養蜂、養獨龍牛為代表的特色產業正蓬勃發展。和進義介紹,除了缺乏產業支撐等,素質貧困也是造成貧困一個重要原因。去年以來,在團州委、婦聯等組織下,鄉里4個村子接受了培訓,學習村規民約,學習說普通話,還有60多人接受了理發培訓,每個村都接受了廚藝培訓,還有人接受了挖掘機、木雕培訓。
在獨龍江采訪,我們很有幸偶遇獨龍族人民的帶頭人、當地的傳奇人物———老縣長高德榮。個頭不高、有點“倔”,獨龍族人愛戴的“老縣長”很低調,曾拒絕過很多媒體的采訪。我們采訪那天,正趕上云南省政協調研組到獨龍江調研直過民族交通情況,高德榮遇到當年和他一起努力、促成獨龍江高黎貢山隧道建成的老朋友,分外開心,雖然依然不打算接受采訪,卻不由打開話匣子,感慨自己參加今年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如何坐了兩次飛機,換了三次汽車,就從北京回到了獨龍江;談到中國舉辦“一帶一路”高端論壇,和全世界人民一起共同發展,感慨獨龍族也不要做“獨龍”,要和各兄弟民族一起致富;更對著我們的攝像鏡頭,大聲說:“我們已經實現了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既要金山銀山,也要青山綠水。我們還要建設生態文明鄉村!”
從刀耕火種到自力更生,獨龍族“老縣長”高德榮和族人們不忘共產黨的恩情。獨龍江高黎貢山隧道開通那天,高德榮曾寫了一首歌:“一道天險變坦途,一條天路跨千年,茶馬古道變大道,汽車替代老馬幫。你也舞來我也唱,獨龍人民心花放。黨是獨龍領路人,帶領我們向前方……”而這,是獨龍族人永不改變的心聲。
本版圖片均由本報記者羅金合攝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怒江 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