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種好城市發展“幸福樹”
習近平同志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怎樣讓城市發展更好承載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我們在實際工作中體會到,城市發展好比大樹生長,改革創新是土壤,產業發展是樹干,各類人才是根系,宜居環境是枝葉,社會文明是陽光雨露,民生福祉是果實。新形勢下,讓城市發展這棵“幸福樹”根深葉茂、碩果累累,關鍵是努力增創發展優勢、提升發展層次。
增創改革發展新優勢。改革開放以來,江蘇常州的經濟發展經歷了“農轉工”“內轉外”兩次轉型,目前正處在新發展理念指引下“量轉質”的第三次轉型時期。如果轉得好,就能提升發展層次、發展質量、發展環境,推動建成高水平的全面小康社會。為此,我們大力實施重點改革突破行動,努力在產城融合綜合改革、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土地資源配置改革、科技創新體制改革等方面實現新突破,著力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全力厚植發展優勢,打造“蘇南模式”常州升級版。
增創轉型升級新優勢。新的發展階段,面對自身低成本優勢遞減和新競爭優勢尚未形成的雙重挑戰,必須充分發揮創新的裂變式、爆發性助推作用,推動制造業邁向中高端。我們堅持工業立市、制造強市,加快推進十大產業鏈建設,實施傳統產業改造行動,培育創新型企業,軌道交通、智能電網等裝備制造產業全國聞名,光伏、石墨烯等產業躋身國際前沿。今后,將大力實施產業能級躍升行動,推進“中國制造2025”蘇南城市群試點示范,建設全國一流的“智能制造名城”和長三角特色鮮明的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努力把智能裝備和以石墨烯為代表的先進碳材料打造成領跑全國的產業地標,打造“工業明星城市”升級版。
增創人才集聚新優勢。轉型升級依靠創新驅動,創新驅動歸根結底是人才驅動。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人才競爭是最終競爭。近年來,我們積極實施“龍城英才計劃”,集聚了一批國內外高端創新創業人才和團隊。下一步,將深化實施“龍城英才引育行動”,緊扣產業需求,建好高端創新創業平臺,加快集聚人才。同時,積極推進創新收益分配、薪酬、人才流動等制度機制改革,努力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用得其益”。
增創環境宜居新優勢。習近平同志指出,環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麗,藍天也是幸福,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近年來,常州著力建設生態綠城,成功創建國家生態城市、國家森林城市,獲得中國人居環境范例獎。我們將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繼續把優良生態作為加速轉型的“綠色引擎”,實施精美常州提升行動,堅持產城融合發展,打好治氣治水治土攻堅戰,深化“森林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繼續推進生態綠城建設,促進生態環境向更優攀升、城市品質向更高提升、鄉村面貌向更美躍升。
增創社會文明新優勢。習近平同志在視察江蘇時指出,要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強、富、美、高”是有機整體,過去我們在“強、富、美”上傾注了較多精力,但在“高”上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在人的現代化上還要繼續加大力度。為此,我們將實施“愛常州引領行動”,繼續深化文明創建、弘揚特色文化、提升治理水平,不斷把社會文明推向新高度。
增創民生福祉新優勢。保障和改善民生,應著力滿足人民群眾更高水平的多樣化多層次多方面的物質文化需要,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多年來,常州民生建設有特色、有亮點、有品牌。去年,城鄉居民收入增長8%以上,且城鄉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民生支出占財政支出80%以上,努力辦好優質教育、優質醫療、優質養老等實事,基本公共服務水平走在全國前列。我們將堅持聚焦富民,持續加快居民增收步伐,提升公共服務質量,筑牢社會保障底線,確保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道路上一個不少、一個不落。
(作者為中共江蘇省常州市委書記)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發展 城市 優勢 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