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在法治中國建設的偉大實踐中彰顯律師作用
前些日子熱播的大型政論專題片《法治中國》,以建設法治中國為主題,緊緊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全景式展示了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歷史性變革和輝煌成就,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矚目和好評,堅定了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的決心和信心。
“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法治是治國理政的基本方式,一個現代化國家必須是一個法治國家。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人類社會發展的事實證明,依法治理是最可靠、最穩定的治理。要善于運用法治思維和和法治方式進行治理。”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都要求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加快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
法治興,律師興。律師職業是人類社會法治演進的必然結果,也是法治的受惠者。律師天然與法治、與公平正義具有最為密切的關系,律師在現代法治社會中的地位、價值和作用也十分突出。律師隊伍是依法治國的一支重要力量,擔負著維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公平和正義的職責使命,在實現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上都發揮著積極作用。
律師行業的發展進步是法治中國建設的縮影。近年來,我國律師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律師隊伍不斷壯大,律師總人數突破30萬人,律師事務所達到2.5萬多家。律師制度改革不斷深化,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和中央司法體制改革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出臺了《關于深化律師制度改革的意見》、《關于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和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制度的意見》、《關于發展涉外法律服務業的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律師協會建設的意見》等一系列改革文件。律師執業權利有效保障,兩院三部印發《關于依法保障律師執業權利的規定》,各地律師協會成立了“維護律師執業權利中心”和“投訴受理查處中心”,維護律師權利逐步成為社會各方面共識。律師職能作用充分彰顯,廣大律師圍繞“一帶一路”建設、京津冀一體化建設、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自貿區建設等國家重大戰略部署,積極開展多種形式的專項法律服務活動。
當前,律師行業面臨新的發展環境。從國際的角度看,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不斷推動服務貿易國際化,法律服務國際化趨勢明顯。從經濟的角度看,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律師工作需要找準服務經濟發展新常態的著力點。從司法改革的角度看,加快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對律師刑事辯護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從科技的角度看,以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和人工智能為代表的現代科技正在深刻改變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也對傳統律師法律服務模式帶來深層次影響。
面向未來,律師行業將緊密圍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圍繞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不斷深化律師制度改革,進一步發揮律師在全面依法治國中的作用;拓展和延伸法律服務領域,滿足人民群眾對法律服務的需求;不斷強化律師辯護權,提升律師刑事辯護質量和水平,促進司法公正;積極適應人工智能時代新變化,使人工智能技術成為律師行業發展的新引擎;大力加強涉外律師人才培養,為國家對外開放事業提供堅實的律師人才保障;促進律師協會依法依規履行職責,充分發揮律師協會行業自律作用,推動律師事業在新的起點上開啟新征程,護航法治中國。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會長)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律師 法治 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