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上什么最寶貴?當然是黑土。
如果黑土消失了呢?
……
這不是二人轉的說口,而是東北振興正在面臨的拷問———如何實現生態安全與經濟發展的高水平平衡?
這道必答題,需要各方共同回答。
這一次,東北三省一區政協選擇了交界帶,這個最能發揮政協優勢、也最需要引起關注的生態薄弱環節作為突破口。
今年全國兩會上,由吉林省政協主席黃燕明牽頭,包括三省一區政協主席在內的133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合提交了《在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四省(區)交界帶建設國家級生態經濟區》的提案。
7月底,冒著酷暑,全國政協開展了《在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四省(區)交界帶建設國家級生態經濟區》重點提案督辦調研。
從地方政協聯合推動,到引起全國政協重視,作為重點提案督辦,東北地區生態安全問題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關注就是推動力。8月初,作為提案最初的發起方之一,吉林省政協對提案的后續推進工作再次密集展開。
“國家級生態經濟區”的新構想
“將大興安嶺南麓三省一區結合處作為國家經濟生態區,納入到國家大‘盤子’里。”《在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四省(區)交界帶建設國家級生態經濟區》的提案提出,在保護好生態環境基礎上,國家與地方共同努力,重點發展以綠色、有機食品為主的特色品牌農業,農畜產品加工業,以風能、太陽能、生物質發電為主的清潔能源產業,以治沙、治堿為主的生態經濟產業,以自然人文景觀和地方特色文化為主的全域旅游產業,以貨運鐵路、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為主的互聯互通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區域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增收致富,確保與全國人民同步邁入小康社會。
提案的醞釀形成的過程,也是吉林省政協對大興安嶺南麓三省一區結合處情況了解不斷深化的過程。
去年年初,吉林白城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設白齊興(白城、齊齊哈爾、興安盟)國家級生態經濟跨省合作區的構想。4月,黃燕明到白城調研專題聽取匯報。8月,黃燕明組織住吉黑蒙三省(區)全國政協委員開展專題調研。12月,黃燕明委托吉林省政協副主席趙吉光率隊到遼寧作了調研……隨著調研深入,吉林省政協對東北西部地區的狀況也有了更直接和深入的了解。
基于多重發展與平衡考量
“東北西部區域發展還很困難。”吉林省政協秘書長阿汝汗坦言,東北區域的西部區域的農牧資源比較好,是國家可靠的大糧倉,但缺乏農牧業綠色品牌、優質品牌、高端品牌,“清潔能源也非常富集,有風能、太陽能和生物質發電可以利用。但問題是,沒有特高壓線路,風力發完電之后輸送不出去。”
不只是東北振興的需求,生態安全也是必須要重頭考量的因素,“這個區域是草原和濕地生態系統,平原黑土地生態系統和森林生態系統的過渡帶,草原、濕地、平原、黑土地和森林資源豐富,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阿汝汗說,這個地方生態系統有多樣性,又非常脆弱,如果不保護好,這種生態系統很容易改變。“例如,科爾沁沙漠保護不好,草原沙化、耕地沙化,那問題就嚴重了。”
通過深入細致的調研論證,該區域的經濟生態戰略地位進一步凸顯:地處中蒙俄經濟通道戰略地位,可以主動對接“一帶一路”戰略,進一步擴大對內對外開放步伐;從加快區域脫貧致富步伐需要看,該區域屬于國家確定的連片扶貧重點區域,遼寧西部、吉林西部、黑龍江西部,以及內蒙古東部區也都是這四省(區)的貧困區;從維護民族團結和睦和邊境穩定角度來看,這個區域內有蒙古族、滿族等6個世居少數民族,共有463萬少數民族人口,是我國比較重要的少數民族聚居地……
歷經近1年調研,今年3月,提案正式出爐,成為了2017年全國政協重點提案之一。
提案推進有側重步步堅實
4月26日,全國政協領導聽取了四省(區)政協主要負責人匯報。匯報中,四省(區)政協負責人也從東北振興、生態安全、脫貧攻堅等多個角度系統闡述了對生態經濟區建設的想法,得到全國政協領導的積極回應。
此后,如何深入論證這個生態經濟區設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其角色和定位,確定其特色和優勢,更成為東北四省(區)推進建設的重要工作。
7月24日,全國政協副主席馬飚率領全國政協調研組走訪了吉林延吉、長春、白城等多地,深入了解當地生態保護和生態經濟發展狀況,聽取了提案辦理情況匯報。
“它涉及到跨區域、跨部門、跨行業,涉及到產業布局、資源整合、資產重組、發展定位等一些重要的問題。”調研組中的全國政協委員對提案落實也充滿了信心,“通過我們努力,我相信東北四省(區)建立國家級生態經濟區是有可能實現的。”
目前,負責辦理提案的國家相關部委也已相繼行動:國家發改委編制了東北三省西部與內蒙古自治區東部經濟區發展規劃,同時啟動了東北地區生態嚴重退化地區修復治理可行性發展研究,同時研究構建綠色生態產業體系,加大交通等基礎設施建設,在原有行政首長協商機制里研究生態經濟區建設等。
國家林業局從利用好現有政策、全面保護天然林、加強濕地保護修復、防沙治沙、保護生物多樣性和創新投融資模式等方面提出明確意見。
環保部決定在大氣、水、土壤污染治理、生態保護和農村環境保護治理等方面給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