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國土部:到2025年實現地級以上城市地質工作全覆蓋
人民網北京9月7日電 日前,國土資源部印發《關于加強城市地質工作的指導意見》。國土資源部規劃司有關負責人在6日召開的新聞通氣會上,從背景意義、總體目標、主要內容、工作推進等方面,介紹了相關情況。
306個地級以上城市地質調查完成
當前,我國開展哪些城市地質工作?中國地質調查局副局長王昆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我國就開始探索城市地質工作,主要開展了三方面工作:
一是完成了306個地級以上城市地質環境資源摸底調查。初步查明了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沉降、水土污染、活動斷裂等城市環境地質問題,摸清了地下水、地熱、礦泉水、地質景觀等地質資源狀況。
二是開展了三維地質調查試點。以上海、北京、天津、廣州、南京、杭州等6個城市為試點,系統建立了城市地下三維結構,建立了三維可視化城市地質信息管理決策平臺和面向公眾的城市地質信息服務系統。在福州、廈門、泉州、蘇州、鎮江、嘉興、合肥、石家莊、唐山、秦皇島、濟南等28個城市開展了推廣應用。
三是開展了城市群綜合地質調查。先后組織開展了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海峽西岸、北部灣、長江中游、關中、中原、成渝等重點城市群綜合地質調查工作。
總體目標分兩個階段
談及總體目標,國土資源部新聞發言人、規劃司司長莊少勤表示,“到2020年,完成城市地質調查示范。到2025年,實現地級以上城市地質工作全覆。”
第一階段實現三大目標:一是基本形成與新型城鎮化發展相適應的現代地質工作體系;二是基本建立城市地質資源環境規劃、管理、保護與合理利用的制度體系;三是探索形成城市地下空間資源系統化、產業化、綠色化開發利用模式。
第二階段,建立系統完備的地下空間資源開發利用管理制度,基本構建地質工作與新型城鎮化發展深度融合的體制機制,地質工作服務保障更加有力,創新引領作用更加凸顯。
打造地下三維可視化的“透明城市”
科技創新引領著城市地質工作的推進。
莊少勤指出,以科技創新為引領,大力推進“空間、資源、環境、災害”多要素地質調查,完善空天地一體化的地質環境監測網絡,加強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評價和地下空間資源評價,打造地下三維可視化的“透明城市”,建立開放共享、動態更新的城市地質信息服務與決策支持系統,為城市的集約、智能、綠色、低碳和安全發展提供精準支撐服務,為地質工作的轉型升級提供有效模式,為地勘單位的改革發展開辟新的空間。
同時,開展城市地下空間探測與安全利用科技創新。以地球系統理論為指導,融合地質、工程、建筑、經濟管理等多學科理論,建立系統擾動—再平衡理論和資源協同規劃理論。研發適用于城市地下0-200m以內不同深度、不同精度的地下空間地質基礎探測技術、地下空間資源整體評價技術、地下空間環境變化預警技術和地下空間智能監測技術。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地質 城市 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