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校園廣播噪音也是環境污染
又到開學季,各所學校(主要指中小學、幼兒園、托兒所)又恢復了每天播放各類廣播的做法。根據調查得知,在中小學每天上午入學、下午放學及早操等集中使用戶外廣播乃至高音喇叭播音的時間段,臨近校園區域的平均噪音分貝數普遍不低于85分貝。如遭遇個別“中氣”較足、或聲音較尖銳的體育教師及學校領導或其他教師的“慷慨激昂的話語”,則噪音分貝數甚至接近或超過100。早有研究表明,對于人體而言,當噪音達到60~70分貝時已屬于吵鬧,有損神經的程度;當噪音達到70~90分貝時則屬于很吵、神經細胞受到破壞;而當噪音達到90~100分貝時,則吵鬧加劇、聽力受損;100~120分貝的噪音則是人體難以忍受的,在這樣的噪音環境中,人類呆一分鐘即可能導致暫時性致聾。
今天,尤其是在一二城市的中心城區,人口密度極大,建筑物之間的間距很近,有不少校園甚至是嵌入居民小區的。在這樣的情況下,每年至少超過8個月(去除因空氣重度污染及其他極端氣候導致的停課或提早放學等特殊情況),每天至少三個時間段、周而復始的高分貝噪音令附近居民苦不堪言。盡管如此,每當有附近居民向相關學校提出控制噪音的意見、建議時,校方大都站在道德高地,以這是事關孩子教育的大事,不容辯駁等理由強硬回應。
這種先入為主、邏輯混亂的觀點是值得商榷的。學校是教育機構,而教育的主要內容不外乎德智體美勞等五個方面。在校園內是否使用戶外廣播乃至高音喇叭與能否很好地開展上述五個方面的教育之間沒有任何必然聯系。即使有必要通過齊步走、跑步等集體隊列訓練的形式來加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和身體素質,也完全不必通過高音喇叭來掌控和引導。所有參加過軍訓的人都知道,進行軍事訓練時,幾乎完全是靠指揮員自己的肉聲來指揮、引導的。另外,即使有必要通過升國旗、奏唱國歌來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操,那也并不是必須通過戶外廣播的方式來伴奏的。至于每天入學、放學時在校園內通過戶外廣播乃至高音喇叭大音量、循環播放千篇一律的音樂、歌曲則更是沒有必要的。甚至于在國家已大力增加中小學學生在校期間進行戶外運鍛煉時間的今天,學生是否仍有必要每天都做早操也是一個存在爭議的問題。此外,當下我國的城市區域,不論是工業還是服務業普遍發達,由此造成越來越多的市民長期值中班、夜班。這些市民普遍靠白天補充睡眠時間,而對于夜班歸來的市民而言,每天的早晨正是最為困倦、嗜睡的時間段,在此時如每每被高分貝噪音騷擾而不得入睡,其身體健康遭受損害的程度可想而知。
一言以蔽之,一方面,除了重大節日、紀念日、奏唱國歌、避災等特殊情況之外,在校園內使用戶廣播乃至高音喇叭定期發出高分貝噪音的做法對學生的教育并不直接有益;另一方面,這一做法對校園周邊居民安寧生活的合法權益的侵害及對其身體健康的損害卻是實實在在的。對此,建議采取下列措施。
首先,鑒于上海市1986年通過、1987年修訂的《上海市固定源噪聲污染控制管理辦法》及2012年通過的《上海市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辦法》等控制噪音的相關管理規定中僅有保護校園免收外部噪音源污染的內容,而都未包含控制、整治校園作為噪音源向外部釋放噪音污染的相關規定,應盡快研究、制定相關標準及罰則等規定,并將其增補進現有管理辦法中,或者單獨訂立管理辦法。
其次,在相關管理辦法出臺之前,學校可以調整奏唱國歌、做廣播體操的時間段,如由原來的早晨調整為每天14:00~15:00等,或者由學校與周邊居民、單位的相關代表協商確定一個較為合適、能被雙方所接受的時間段調整方案,并切實按此方案執行。這樣可以將校園廣播噪音對周圍居民的干擾程度降到最低。
最后,學校應盡量采取室內廣播或低分貝數戶外廣播的方式播放相關內容,更應杜絕使用高音喇叭。值得一提的是,體育老師的引導,學校領導或相關老師的講話應避免使用戶外廣播播放。(作者系上海海事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噪音 廣播 校園